肠结核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皮书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嘉 [复制链接]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指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国新办8月12日发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育了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文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更好构筑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白皮书指出,经过40多年的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个,博物馆家,文化馆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个。全年出版各类报纸亿份,各类期刊20亿册,图书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达7.24册(张)。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全年生产电视剧部集,电视动画片分钟,故事影片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部。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累计建设可供全国共享的数字资源约TB,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已覆盖全国39家省级图书馆、家市级图书馆,服务辐射个县级图书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全文如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1年8月

目录

前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人权事业新境界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权内涵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权意义

二、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基本生活水准权

1.贫困人口食物权得到稳定保障

2.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3.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得到充分保障

4.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得到有效保障

5.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三、以发展促人权增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1.疫情防控奉行生命至上

2.卫生健康服务公平可及

3.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4.就业更加充分

5.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

6.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7.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

8.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9.人类发展指数大幅提升

四、实行良法善治维护公民权利政治权利

1.拓展人民民主权利

2.保障人身权利

3.保障个人财产权

4.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5.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五、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特定群体权益

1.农民权益保障全方位改善

2.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保障持续加强

3.少数民族权益保障进一步完善

4.残疾人权益保障更加有力

结束语

前言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年,是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的年,极大提高了中国人权文明水平,丰富发展了人类文明多样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全体人民人权保障水平、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国人权进程中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载入史册的时刻、一个继往开来的时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奋力决胜全面小康,最终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到总体小康直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

全面小康是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切实尊重和全面保障人权的小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人权基础,丰富了人权内涵,拓宽了人权视野,意味着人权的全面发展和全民共享,谱写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新篇章,创造了人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奇迹。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人权事业新境界

在中国,“小康”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指免于劳苦和匮乏,生活水平处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种较为殷实幸福的状态。享有安宁、祥和与幸福的生活是人们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根据自身具体国情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蕴含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