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北炸串到底多受欢迎我在南京鬼市直播炸串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马森,今年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人。是一名90后小伙儿,现在南京“鬼市”上做“箱创”。看过《狄仁杰》系列影视剧的朋友对“鬼市”应该不会陌生。

对,我们就是凌晨开业,下半夜出夜摊儿的小商贩,和固定的摊贩不同,我们的全部家当都装在后备箱里,随走随停,随遇而安。所以又叫后备箱创业一族。

而我就是凭着这种非主流的昼伏夜出的方式,偿还外债,实现对自己的救赎,重新过上了有滋有味的烟火生活。

(读大学的时候)

大学时,我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三年大学生活一晃而过。

直到毕业找工作时,我才知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天之骄子的光环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其中也包括我。

在到处投简历找工作的时候,我有个同学,在沈阳一家房地产公司卖房,挣得不少。他特意打来电话,让我过来。经过简单的培训,我上岗了。

到了新的行业我认真研究资料、留心向身边的熟手学习。从一开始的惶恐不安,到后来的胸有成竹,我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那时,正是房地产的高峰期,每天来看房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个大叔过来以后,也不正面回答你的问题,只是背着手到处溜达,这看看,那瞅瞅。

只有我心里明白,既在江边望,就有望景心。我赶紧过去,给他递上一杯热茶,大叔长大叔短,和他聊天。别的业务员笑我傻,我仍然坚持我的做法。不就是一杯水嘛,就当交个朋友。

(我工作的时候)

无论哪个顾客过来询问,我都是笑脸相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疑释惑,让顾客满意。

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个大叔又过来了。别的业务员坐在椅子上喝茶,我连忙起身迎接。大叔直接拿出了一张卡,说要买两套房子。

同事们都惊呆了,电视上才有的片段,真实的发生了。那个月,我直接做成了销冠!

在那家房地产公司做了一年后,我又做了一段时间快递员。每天都忙忙碌碌。不是在应付路上拥挤的交通,就是在应付刁钻的顾客。心,总是安静不下来,因为手机里的接单声消息不断。

那段时间,因为休息不好,我感觉身体特别不舒服。我想应该变变生活方式了,不能这么过日子了。我攒了些钱,打算学着做生意。

(下班后,我经常散步的路边)

年春天,我来到了哈尔滨,和一个同学合伙开了家食品加工厂。厂地是他家的,我们一起出资买设备。人们都说,东北轻工业喊麦,重工业烧烤。可想而知,这个行业多么红火。

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全市的饭店档口,我们都过去问过。地址,电话记了满满两大本。那些小摊位,我们也转了转,估算了一下成本。

最终,我们决定做花生毛豆烧烤食材批发,还雇了六个人。每天早晨,我俩开着三轮车,去市场进货。回到厂子里,大家七手八脚,一齐开干。

净菜机轰隆隆地转,切肉的案板上堆起一座小山。穿串的大妈戴着口罩,手里忙个不停,嘴里不肯闲着。到了下午三点钟,我们开始给各个档口送半成品。摊主们都很讲究,立马就转钱,很少拖欠。

一天天,过得特别充实。每当晚上对账分钱,心里有种成就感。也有人调侃我:“小马,怎么咱也是大学生,干这个不丢面子吗?”我很坦然,凭自己双手挣钱,没啥可介意的。

(那时,天很蓝)

那时夏天,厂子里是最忙的时候。电风扇呼呼地转着,整箱的水放在台上。傍晚,我买来西瓜,给大家解暑。我想,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那该有多好。

我没有别的要求,只想挣钱,赶紧回本,让父母看到我的成绩。但天不遂人愿。年底,哈尔滨疫情大面积爆发了。

当时,车间里还有不少菜和肉,我们给工人们分了些,剩下的都带回家了。父母一天一个电话,特别惦记我。我平复心情,还得反过来安慰他。

每天出门做核酸时,脑子里都是懵的。我想起厂子里的设备,想起这个月还没发的工资,想起自己这两年的辛苦。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一刻,我实在忍不住了。

疫情一直持续了小半年,终于消停了。不管怎样,人们生活恢复正常了。

而我原来的生意却不能持续了,机器生了锈,人心也散了。我和同学一盘算,买机器的钱还有一部分没回本。做了半年多的生意,反倒欠了账。

我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被打倒是一回事,而自暴自弃则是另一回事。

对,我不能沉沦,我还年轻,挣钱的机会还很多。我回到老家,在人保做了半年多推销员。但每天开会打卡,让我觉得很不适应。

(去南京的路上)

有一次,和同学聊天的时候,我得知他去了南京。

南京这个城市,给我的印象很好。民风淳厚,有悠久的历史,“华而不佻”、“醇而不俚”是南京民俗的本质。文化融进民俗;民俗又丰富了文化。我特别想去闯一闯!

最终,我说服父母,于年春天来到了南京。

我内心也有过徬惶,有对未知的恐惧。但是,理性告诉我,不要问,不要等,不要犹豫,不要回头,没有答案的时候,就独自走出去,自己去寻找。

和我一同前行的,是一辆尼桑汽车。一路风餐露宿,一路提心吊胆,我终于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生存是第一要务,我先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工厂里做品控。

这个厂子是个家族企业,领导层几乎都是厂长的亲戚。这份工作我很珍惜,也特别对口。我每天到车间,盯着产品质量,小心翼翼地和别人搞好关系。

(繁华的南京让我非常兴奋)

厂长的小舅子负责车间生产,简直是外行领导内行。我知道,这样下去没什么好的结果。

那段时间,各行各业都不太景气。厂子里的效益也不大好,订单也少了许多。我也厌倦了勾心斗角的职场,说不定什么时候给你安个帽子。

就像厂长,亲戚不好得罪,就拿小人物开刀。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发生,我干脆辞职了。

认清了自己的平凡,又渴望着不平凡的人生,还在徘徊挣扎中试图突围,这种状态真的很痛苦。

但现实容不得我伤春悲秋,一个很残酷的事等着我。钱包越来越瘪,我没钱了。向父母伸手?我觉得拉不下这个脸。

有一次刷视频时,我忽然发现了一个机会,住在车里,会省不少钱。我仔细研究了一下现状,觉得十分可行。南京天气越来越暖和,我不会太受罪的。

说干就干,我置办了各种神器,迷你小桌子、小炉子、大桶矿泉水等等,这些足够我生存需求。

(南京的夜生活)

但事实远比想象中残酷。就拿睡眠来说吧,把前面座位放平,睡了两晚后,确实有点受不了。我身高一米八五,前面位置又小翻不了身。早上醒来腰酸背痛,大腿麻木脚抽筋。

后来实在没法挪到后座,铺好后躺下来总算脚勉强伸直。

但是车停在外面,会有好多“意外”。有时刚躺下,外面猫狗爬上跑下,好不心惊。赶上外面下大雨,震耳欲聋还有可能漏水,我就把车缝贴上胶布。

为了生存,我决定摆地摊,成本低回款快。我从农贸市场进了各种小摆件。可能是我懂得现在年轻人的喜好吧,我进的货常常卖得很快。很多情侣站在摊前,挑选那些看起来另类的手办。

因为有车,行动起来特别方便,一天可以赶三个场,哪里热闹就往哪里去。在赶场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几个朋友。大家信息互通,相互鼓励着。

(摆地摊)

人在他乡,正是这份真情给我一丝慰籍。每天的收入不太多,足够我正常吃喝。起码,我能养活自己了。不忙的时候,我学着做影视剪辑。

读大学的时候,我专门学过这个第二专业,没想到派上了用场。我每天在账号上发两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