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在推杯换盏热闹非凡的饭桌上,总有一两个人几杯酒下肚就变得脸红红的。
人们总爱劝这样的小可爱多喝一些,再多喝一些,时不时搬出一套理论——“脸红的人代谢快,酒量大”,还想一试小可爱们的酒量下限。
这时就有不少脸涨红的人开始推辞自己酒精过敏,不能再喝了,却在半推半就中又举起了酒杯……
每到这时,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有的人喝酒会脸红,有的人则不会?喝酒脸红的人,真是酒精过敏吗?脸红就是“代谢快、酒量大”的表现吗?
喝酒脸红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喝酒脸红的人并不是酒量大,脸红也不是酒精过敏的表现,这一类人其实是出现了酒精性脸红反应。这种反应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而造成的。由于常常发生在亚洲人的身上,所以被称为“AsianFlush”,也被称为“AsianRed”或是“AsianGlow”。
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酒精过敏的反应,往往不管不顾地继续喝,或者试图通过吃抗过敏药来缓解。其实这个和过敏可没有关系。遇到这种情况却还强行饮入大量酒的人,还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无论是什么品种的酒,大部分成分都是乙醇。一杯酒下肚,先进到胃里,再由十二指肠到小肠。在胃肠道中,酒精被粘膜吸收,进入静脉系统,然后全部流到肝脏。
肝脏是一个富含酶的生化反应工厂,酒精大分解也在此处发生。酒精代谢经过以下两个步骤:
1、酒精(主要是乙醇)在乙醇脱氢酶(ADH)的作用下生成乙醛;
2、乙醛在乙醛脱氢酶2(ALDH2)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排出体外。
很多人以为喝酒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才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所以喝酒脸红的人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来完成第一步反应。
不过,他们的乙醛脱氢酶却非常不足,体内就会迅速累积乙醛而代谢不顺利,因此会长时间表现为满脸涨红。不过大家都有经验,1到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褪去,这是靠肝脏里的另外一种酶——P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TCA循环)而被代谢。
“脸红”就证明酒量大?
科学家表明,酒量大小和基因有关,它的原理也要从酒精在肝内的代谢讲起。
如果乙醇脱氢酶的数量较小或活性不足,人体内酒精代谢的第一步就无法顺利完成。乙醇便容易在体内蓄积,作用于大脑和神经。这时人便表现为酒量小、“一口倒”,并可能出现头晕、兴奋、呕吐等症状。而仅仅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可以饮大量的酒,只不过会表现为脸红脖子粗。
另外有研究表明,大约在70%的汉族人体内,存在一种“解酒基因”,即乙醇脱氢酶的一种变种,它有助于使乙醇分解速度加快,同时能够分解与乙醇结构类似的存在于酒精中的*素,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千杯不醉”吧。
因此“解酒基因”缺陷的人,体内的乙醇分解变慢,自然酒量也不如常人。
由此可以看出,酒量大小另有一套原理来说明,与喝酒脸红没有很大的联系。喝酒脸红的人,其体内酒精代谢并没有比其他人快多少,他们会脸红,只不过是因为乙醛的蓄积引起的皮肤黏膜血管扩张而已,并不是酒量大的表现。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我体内缺少这种酶,那我是不是可以每天喝一点点酒来慢慢积攒起自己的酶呢?对于抱有这种期待的人,小编只能回复:此生还是不要考虑为好。
这种遗传缺陷导致的酶的缺失,是无法通过后天加强训练来弥补的。因此,喝酒会脸红的人,千万不要再逞强喝酒了。
酒精及代谢产物对人体的危害
酒精容易使心脏松软、收缩乏力、心脏胀大、血管硬化。常喝酒还对肺不利,经常喝酒的人得气管炎、肺气肿、肺炎和肺结核的概率更大。同时,过量饮酒也容易使人得肝硬化和胃病甚至是胃癌。
而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它对许多组织和器官都有*性,而且*性是乙醇的30倍左右。
乙醛可能造成DNA损伤,也被认为有多种致癌效应,在动物试验中甚至用乙醛来做癌症模型的诱变剂。乙醛的大量聚集,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损害。调查发现,酒后容易脸红的人如果经常酗酒,患食道癌的风险往往高于喝酒不脸红的人群。
乙醛在体内蓄积,首先会损害肝脏细胞,长期酗酒会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其次,会刺激脑神经;另外,它对胰脏、心脑血管等都有危害。
年末将近,一大波酒宴即将袭来,如果你是一个喝酒容易脸红的人,在面对这样的场合时,一定要学会义正严辞地拒绝各种形式的劝说。如果你在饭桌上遇到喝完酒满脸通红的小可爱,也要记得不要劝酒。
酒对于身体来说不是必须的物质,长期大量饮酒对身体百害而无一益。目前也有研究表明,在表观遗传学的水平上,酒精可能会修改我们的遗传基因,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代。
虽然现在有不少人都在推崇药酒保健,尤其是信奉小酌怡情又活血等“喝酒可以保护心脑血管”的说法,但到目前为止,适量饮酒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及机制尚待深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