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多学科联合,再一次成功完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急诊标准化救治。这几天,家住顺义区的张大爷每天都在感叹自己“死而复生”的经历,“要是没有医院这些医生的帮助,我就拜拜了。”
启动心肺协同机制
8月20日下午3点多,一辆急救医院呼啸而来,车上载着一位疑似肺结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情况十分危急,这位患者就是张大爷。经过简短的情况了解,医院急诊科主任张静立刻启动了肺结核合并急性心梗专用救治通道,并联系准备负压病房。
4点半,在心脏中心门口等候的张健主任接到了张大爷,此时的他,已经是大汗淋漓,严重的胸痛伴随恶心、呕吐已经让整个人动弹不得。“马上送手术室,准备介入”。同时,“进行新冠筛查,快速核酸检测,术前准备,静脉通道建立”等工作在张健主任的指挥下同步紧张而有序进行。
开通血管挽救生命
穿上铅衣,戴上手套,手部消*,不到10分钟的时间,张健已经为患者完成冠脉造影检查。经检查发现,张大爷心脏的冠状动脉存在三支病变,其中右冠脉远段完全闭塞而且还有血栓征象,左回旋支有严重的慢性闭塞病变,左前降支也存在弥漫中度狭窄病变。张健主任一边检查,一边和张大爷讲述着病情,“张大爷,您这太严重了,再晚来会,可能生命就没了!”很快,造成张大爷发病的右冠状动脉被成功开通,症状即刻得到了缓解。“这会感觉心里痛快多了,不疼了。”躺在手术台上的张大爷长舒了一口气。“由于患者冠脉血管急性闭塞已达7个小时,心肌存在大量坏死,虽然介入治疗缓解了症状,挽救了濒死心肌,但病情仍不稳定,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张健介绍道。
独立病房避免交叉感染
结合患者疑似存在肺结核这一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张大爷在介入支架治疗术后,医院专门设立的负压病房,在做好院内感染控制的同时,由心脏中心医生、结核内科医生共同对他进行进一步救治
张健表示,由于患者疑似肺结核,存在传染风险,医院不具备心梗合并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救治条件。对此,医院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出台了心肺协同机制,并设立4间专门的独立负压病房,对冠心病合并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隔离救治,在保证患者得到专业救治的同时,解决了院内交叉感染问题。他说,从心肺协同机制设立开始,心脏中心已经完成多例非传染性疾病合并心梗患者救治。医院设立专属负压病房后,心脏中心逐步开展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合并心梗的救治工作,张大爷的救治就是这一协同救治机制的获益者。
“感谢医院的医生们,让我死而复生啊”一周后,张大爷坐在病床上,回想起当时被救治的场景,还常常感叹自己的这次经历。
专家提示
心梗前兆:
1.患者体力活动或者激动时,就出现身体某一部位疼痛,持续几分钟,休息或平复情绪后疼痛就消失了。疼痛的部位可以是肩膀、后背,胃疼甚至可能是牙疼、腹泻。但这些疼痛主要和劳累或情绪激动等引起心脏负荷增大相关,医院检查一下心脏。
2.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突然出现心绞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发病次数增多的现象,必须高度警惕心梗。
3.患者没有活动,天也不热,但却出现喘气困难,大汗淋漓的现象,这也要警惕心梗。
4.每天定时胸痛,例如晨起后或进餐后疼,也要警惕心梗。
5.没检查出过心脏病的患者,突然出现胸疼胸闷等症状。这多见于年轻人,年轻人长期劳累,如果经常熬夜,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突然堵塞,引发心梗,猝死概率也高。经常熬夜上网、上夜班的年轻人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