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在当时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因为这意味着:在亚洲又迎来了一个新生的红色*权,在将来又有了一股独立自主的新力量。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了解新中国的历史,亲眼看着当年那个破落的中国,一步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五常中的上流国家。
每每回看历史,我们都有无限的感慨,新中国的成立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一种直到现在都让西方人读不懂的奇迹。
不过话又说回来,任何对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必然伴随着各种艰难和讨论。例如,一个国家的基本组成,包括国家名字,国歌以及国旗。尤其是国家的名字的选定,这在当时是新中国的头等大事。
如今我们都知道,新中国的全称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有意思的是,当年针对国家的名字,曾经出现过激烈的讨论。
本来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谁都不服谁,最后还是听取了一个人的意见。而这个人并不是毛主席,也不是某位*治名宿,却是一个清华的教授,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新中国确定国名始末
事情发生于年,当时新中国即将成立,但由于当时没有通过相关宪法,所以在关于如何组建国家的讨论上,新*协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人们在紧张之余更多的是兴奋,因为共产*建立*权代表着一片崭新的青天,历史已经走到了一个不同的位面。每个人都认为要想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就必须要把握好这一次会议。
虽然筹备工作的内容有很多,但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国家的名称。
——开过公司的人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关于公司名称的讨论上,有的时候可以耽搁几个月,甚至还会引起合伙人的剧烈矛盾。
在最早的时候,当时中国的“合法*府”还是蒋介石*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华民国”。本来我*是没有国家名称的,不过在年的时候,我*发布了著名的“五一口号”。
在得到了各方面的积极回应后,毛主席更是借此机会,在8月1日向各民主*派回电时提出:“建立独立,自由,富强和统一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也就是说,从那时候开始到建国初期,民主*派一般都沿用的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一称呼。
尤其是在年6月15日时,当时是新*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毛主席就带着大家喊了一句口号:“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
结合这些历史来看,在没有具体确定国名的时候,新中国的习惯国民应当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不过,建立一个国家是十分严肃、正式的,就如同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过程,所以习惯称呼必须要以法律的形式来确定。
当时第一次筹备会议与会人员有人,在会议上还选举出了21位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由周恩来统一领导负责。
毛主席单刀直入说:“中央准备采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做国名,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啊?”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毛主席以习惯的称呼来切入正题,而且还对此解释,这个国名意为:这是人民大众组成自己的国家,并建立代表国家的*府。
当时绝大多数成员都赞同这一名称,不过依旧还是有不少人有其他的看法,其中有人提出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民主国”。
之所以称之为“中华民国”,并不是要延续国民*的所谓正统,而是因为中华民国在国际上有相应的声望,毕竟当年也是一战的胜利国。而且中华民国也有38年的统治基础,对于稳定人心或许有不错的效果。
至于说中华人民民主国的,则认为这样可以进一步强调人民民主的观念,着重凸显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不过很明显,持以上两种观点的人理由不太充分,并不一定比习惯称呼更好。不过,持有以上观点的同志,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导致讨论显得有些僵持。
就在这僵持之际,突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当场就提议:“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民主”都不好,但是传统称呼也不太行,不如干脆去掉两个字,称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此人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为他当场提出了第四种说法,如果是一般的情况下,很容易让讨论陷入到更混乱中,更难统一观点。
但此人却说得有理有据。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民主一词来自于希腊语,原意与人民相同。而今人民的概念已经把民主的意思表达出来了,所以民主与人民在意思上已经重叠了。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就非常不错,不必再重复写上民主二字。
经过这么一解释,争论立刻被平息,居然无人反驳......
二、“硬核”文人张奚若
对于这个现象,可能很多人会好奇,当时在会的无一不是大佬,无论是毛主席、周总理,还是张治中等大咖,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为何此人却能说服众人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张奚若。如果从当时的职务来看,他是当时筹备委员会的21位委员之一,其身份也不过是清华大学教授,妥妥的一个文人。
那么为何他却能够说服众人呢?这就不得不聊一聊这位传奇文人的历史。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张奚若,那么必然是“这是一个非常硬的人”。
这句评价非常的奇葩,不过却又十分中肯,因为他来自于张奚若的好朋友,著名诗人徐志摩。而且不仅仅是徐志摩一人是如此总结,回看此人的历史,他更是一辈子都在贯彻一个“硬”字。
张奚若出生于年,当时他的家庭条件尚可,家里是开中药铺的,祖父还当过当地的商会会长。正因如此,他在18岁时就曾经在陕甘最高学府宏道书院求学,和一代国学大师吴宓是同学。
从记载来看,张奚若应该是属于品学兼优的种子选手,但他成绩优秀却内心不甘于平静,在19岁的时候就发动学潮,然后赶走了两名日本籍教师。后来被迫出走上海,曾经受教于胡适。
但是张奚若从来都不是老实学生,他对于当时朝廷的不作为深恶痛绝,于是就一直跟着大佬于右任等人从事反清活动。
根据老先生回忆,当年他跟宋教仁,*兴和陈其美等人是老熟人,而且还亲自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他说:孙中山的演讲,你听着听着就跟着他走了下去。
毫无疑问,张奚若在那巨变的年代里,接受了新的思想,成为了新时代的知识分子。
所以,他不仅写文章批判,而且还有实际行动。例如在辛亥革命前夕,张奚若就曾经前往日本购买*火。虽然在半路上武昌起义就爆发了,但他将*火运到了陕西,成为陕西辛亥革命的功臣。
在那时候,张奚若有着一腔热血,颇有恰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
但是接下来残酷的事实却又将他推向了另一面,热血革命的确成功了,可是接下来就是孙先生流亡日本,袁世凯窃取中华。
面对这更加不堪的国情,张奚若的思想迎来了巨变,当时他感慨:辛亥革命除了推翻清王朝,把立宪变成所谓的共和*体外,革命几乎徒有其表,中国没有更现代化一点。
出于对革命过于不成熟的愤怒,他决心出国留学,想要“学些实在的学问,回来帮助建设革命后的新国家”。
根据胡适的回忆:张奚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书,而且学习的是*治学专业。
他对于学习十分专业刻苦,尤其是喜欢将知识运用于现实,非常擅长实地考察。例如,当初他就曾经在纽约第五街观看纽约女子参*的游行活动,整整观看了三个小时。
毫无疑问,在对国家的担忧下,在学问与现实的结合下,张奚若的*治学钻研到了极深的地步,当时被称之为留学生中首屈一指。更有人称他为“中国的拉斯基”,“主权论权威”。
三、与蒋介石对抗
后来年,张奚若回了国,先后担任教育部国际出版物交换局局长,中央大学教授。
——作为一名优秀的知识精英,张奚若不仅努力钻研学问,而且还引导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