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学骑自行车费了很多劲,摔了很多次,膝盖手肘摔得血赤糊拉的,不过这都还在我的接受范围内,最难以忍受的是摔进路边的野草堆里。为什么呢?
因为野草堆里有一些带刺的杂草,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种藤上有细细小小的白刺的那种野草,特别黏肉黏衣服,拉扯间皮肤就起了道道划痕,而刚好皮肤表面又满布神经末梢,对痛感较为敏感,回家一洗澡简直滋味难耐。直到现在,这草都还长在我的记忆痛点当中。
小时候没人告诉我这草叫什么名字,怨恨都无处可去,一直把它当作外来入侵生物,直到后来猛然发现,中药葎草就是它!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葎草常长在路旁,茎上有细刺,“善勒人肤”,所以又有别名为“勒草”(《名医别录》所载),它的叶片有点像“大麻叶”,对节而生,叶片上有五个尖,花紫成簇,结的果实与大麻子相似。
据《本草纲目》所载,葎草味甘、苦,性寒无*,能“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除九虫、辟瘟疫”,可谓是效用良多。不过时珍所总结的功效说法不太容易理解,到了现代,中药学家们根据古人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葎草具有清热解*、散结除蒸、清退虚热、利尿消肿、通络止痛等功效,可用于各种淋证、肺结核潮热、胃肠炎等证[1]。
葎草所治淋证包括石淋、膏淋、血淋等,且多选用鲜品,连根带茎,捣汁顿服直至小便顺畅。现代研究表明[2],葎草中含有木犀草素、牡荆素、葎草酮等有机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也有临床试验证明[1],葎草对湿热蕴结型泌尿系结石疗效较为显著,这体现了葎草清热解*、利尿退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