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是什么?直觉是“什么病都能看的医生”。现代医学发展数百年来,分类越来越精确,医生的专业分工也越发细致,但我们对“什么病都能看”的全科医生仍然陌生。
《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胡冰霜著乐府文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最近读了胡冰霜医生的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这本书记医院各科室工作,为各类病人看病的全科医生经历,从内外科医生到精神科医生,从西医到中西医结合,在国外做全科医生的感悟,读来令人动容。
上世纪七十年代,胡冰霜因为父亲病逝的触动而学医;年从医学院毕业时,她选择了精神医学,全家人都大惑不解,一片哗然,甚至有亲人痛苦,认为她误入了歧途。然而她从不后悔,医院做精神科医生成了她医生生涯的宝贵经验。年,受“大医学”概念的感召,胡冰霜开始涉入预防医学,获得复旦大学预防医学博士后。她先后到摩洛哥、美国、保加利亚、蒙古国等国从事全科医学的学习和实践,著有《变态心理学》《儿童智商》等多部作品。医院里充满着残酷的故事和痛苦的人,胡冰霜发现,许多对此早已麻木,如果对每个病人都感同身受、推心置腹,恐怕连一半的病人也看不过来,但她还是忍不住去关心每一个病人的情况。
胡冰霜在《藏药的精神病人》一篇中写了医生与精神病人斗智斗勇的事,每个病人的独特经历都触动了她,也令她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成长为沉着冷静的医生。她开始思考,病人的抗拒和焦虑来自何处?病人为何对医生有着顽固的敌意?医生究竟把病人看成是治疗的客体,还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有感情、有弱点的人?用吃药这种“一刀切”的方式,究竟治愈了病人,还是只控制住抑或摧毁了他们?医院精神科住院总医师时,一次去结核科会诊偶然发现,很多结核病人满面笑容地坐在过道上和医生打招呼,温馨的场面令她有些诧异。仔细推敲后,她发现原来是抗结核药中的异烟肼,其化学成分与抗抑郁药苯乙肼相似,也具有抗抑郁的效果,所以病人们显得很开心。精神科医生的经历让她发觉了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的连接,所以“人们身体的许多毛病是因为活得不开心”。她反思自身、反思医疗、反思医疗制度,究竟什么是真正对病人好的——“智慧的医者要明察其中曲折的因果关系”。
《试着发酵一下吧》一篇中,胡冰霜讲述了一个自己经历的有趣病例。病人是位六十岁的高级工程师,工作和生活上都一丝不苟,家里干净如洗,定期消*,饮食规律,控制严格,一生信奉青霉素,嗓子疼、感冒、发炎、腹泻、牙痛,全吃抗生素搞定。退休后,这位患者却开始腹泻、失眠、没有胃口、消化不良、日渐消瘦。西医的诊断是肠易激综合征,让她低脂低盐饮食;中医诊断是脾虚,让她少吃生冷酸辣等食物。可她回去每日喝白粥一段时间,情况却更差了,身体更虚弱了。胡冰霜慢慢观察询问,发现了问题所在:她过的“无菌”生活把她害了,吃得太干净也不完全是好事,这样人的肠道会缺乏某种益生菌。不少细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朋友,动辄吃抗生素会把它们消灭殆尽,过于干净的生活习惯又让新的菌群无法进入,无法成为帮助肠胃消化的生力*。胡冰霜给她开的“药”是一份食谱,满是发酵食物,如酸奶、泡菜、腐乳、醪糟、豆瓣、豆豉、葡萄酒……还给她开了补充乳酸菌、双歧杆菌的药。很快,她的胃肠的症状缓解,饭量大增,整个人变得有活力,还成为了一个悉心钻研美食的“大厨”,当然,也不失眠了。胡冰霜思考,现代生活中,净化水需要加入氯来杀菌,大部分包装食品都会加入防腐剂,这些都会大量杀死体内所需的益生菌。全科医生需要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中找出疾病的症结。
人一到四十岁,打开体检报告的过程就变得心惊胆战起来。《接受药物还是接受超标》这篇文章中,一位四十岁的麻醉科女医生在体检后发现尿中有潜血,尽管她已经是个“刀枪不入”的资深医生,但还是对报告单上的加号做了最坏的设想:不会肾功能下降,最后肾衰竭吧……她去求助医学院的同班同学,对方是肾脏内科高年资的医生,老同学告诉她,这个病会越来越严重,要先做活检,还要吃昆明山海棠、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她一听就傻了,同为医生,她知道环磷酰胺是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登时万念俱灰。等她回过味来,决定还是求助一下自己当年在医学院的老师。老教授在详细看过后却跟她说,检查结果并不能说明肾脏有问题,也不一定要吃药,因为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对肾脏的损害难以估量。“现在有些病人,一查出点情况就到处看病吃药,常常是吃了上万块钱的药,也没见有什么好转。”老教授嘱咐她,千万不要过度治疗,也不要吓得什么都不敢吃,很多病人一生病就低血钠,就是一日三餐太清淡了导致缺盐。她如蒙大赦。
读完《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最大的感慨是,我们往往关心疾病,追求把病治好,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医生治疗的过程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将病人看作一个鲜活的有机体对待。疾病的分类有限,但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胡冰霜让我们看到医生应该保有的人文关怀。她对现代医学中用药物的态度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思考,医生不应该成为开药机器,不应将诊断建立于几项化验检测、数据指标,而忽视了病人其他相关的症状。如果看病成了“流水线”,医生岂不成了修理工?
“全科医生”如此紧缺,又如此重要,却并不受医学生们的青睐,其中原因很多,需要时间培养,也需要反思。在医学越来越现代化、标准化、细分化的今天,无论什么医生,将每位病人看作特殊的人对待的“全科医生”思维方式都是值得借鉴的。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胡月
流程编辑:邰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