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杨蔚然通讯员罗玉玲杨正强杨艳
医院近日向媒体透露,近5年来,该院收治了余例儿童结核病病例,且呈逐年递增趋势。70%以上的儿童患者来自农村,且多为留守儿童。
“儿童结核病起病隐匿,易被忽视。”据该院内二科主任李芳白主任医师介绍,小儿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成人患者,也有的是因饮用了未消*的、被牛型结核杆菌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而得病。
没有隔离,爷爷将肺结核传染给孙子
临床故事
6岁的小轩(化名)来自娄底。小轩的父母都在广州打工,小轩从一岁半开始就由爷爷在老家照看。
去年11月,小轩的爷爷因咳嗽、胸痛,在医院查出肺结核后居家服药治疗,没有与小轩进行隔离。没多久,小轩开始出现低热症状,偶尔还咳嗽、咳痰,小轩爷爷买了些感冒药给小轩吃。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小轩的症状不见好转。医院检查,确诊小轩患有肺结核。为进一步治疗,小轩和爷爷都转入医院内二科住院。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化治疗,爷孙俩的病情均得到控制。
防治提示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中以肺结核最常见。”李芳白介绍,小儿结核病是指小儿发生的结核病,通常是指出生到16岁以下少儿所患的结核病。
肺结核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儿童结核病传染源主要是患肺结核的家庭成员,因为儿童抵抗力低下,又与患病的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容易受到结核病的侵袭。像小轩的病情,因为年龄小,症状如同感冒,所以很容易被忽视或耽误治疗。
小儿时期,初染结核病比较容易形成结核性的脑膜炎等,所以对于小儿原发性的肺结核,早期发现和治疗很重要,而且,小儿初染的结核病也是成年期续发结核病的主要形成原因之一,所以在儿童时期,就必须控制和消灭结核病。
儿童结核病症状除了咳嗽、咳痰外,还可表现为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平时易与肺炎、淋巴结炎等疾病混淆,造成漏诊、误诊。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考虑患结核病的可能,医院进行诊治。
不良生活习惯,9龄童患上淋巴结核
临床故事
9岁的小哲(化名)是永州人。小哲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小哲一直由外婆照看。去年9月,小哲在学校体检时发现颈部有一个小包块,医院复查。小哲外婆忽视了这件事。
平时,小哲经常不吃早餐,把钱攒起来购买游戏装备,常躲在被子里打电游到深夜。今年5月初,小哲的外婆在帮小哲洗脸时,摸到小哲的颈部两侧都有大小不一样的包块,医院检查,经确诊小哲不仅患有淋巴结核,还患有肺结核。随后,小哲妈妈带着他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目前病情已经好转。
防治提示
儿童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原发综合征;粟粒性肺结核;空洞型的肺结核,此类肺结核在青春期儿童中比较多见;结核感染,此类病症往往会侵犯患儿的脑组织,造成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等,也可侵犯其他组织如骨组织、肾脏组织、肠组织。
“儿童患结核病,可伴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淋巴结肿大较多见。”因此,李芳白提醒,如果儿童颈部出现无痛性包块,应引起重视。
儿童肺结核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和结核中*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大多不明显,如出现咳嗽、多痰、咯血或呼吸困难等,多为病情严重的表现。其他症状,只有在病灶范围广泛弥漫或有空洞时,才有相应的体征,如浅表淋巴结轻度或中度肿大,肝脾可轻度肿大等。
其诊断依据是什么呢?根据结核病人接触史、上述临床表现,结合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杆菌培养等来诊断。“儿童结核病的危害性很大,累及呼吸系统、淋巴组织等,影响生长发育,重症者可危及生命。”李芳白称,还可引发并发症,肝脾肿大、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等,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等,能改善症状。
重点答疑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降低重症结核患病概率
李芳白表示,留守儿童患结核的病例增多,大多是因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家中老人相关健康知识欠缺。有些孩子作息不规律,营养不平衡,不注意卫生习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在密闭、空气不流通的居室或场所,一旦接触到成人肺结核患者,就容易被感染。
对此,李芳白指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能大大降低儿童患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结核的概率,但并非终生免疫,关键重在预防。
平时家长、老师应多注意孩子生病后的症状,尤其是有成人肺结核患者接触史的儿童,若出现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或伴有发热、盗汗、食欲下降、消瘦等疑似结核病的症状,医院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日常护理要注意室内环境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严重的结核病人有发热等中*症状及高度衰弱患儿应卧床休息,病情较轻者,可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室内、外活动。注意隔离,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饮食调理上,应给予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注意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