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肺结核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仅次于病*性肝炎。重庆市结核病疫情仍然严峻,且分布不平衡,特别是渝东南地区、渝东北地区部分区县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仍然维持在/10万以上。年,全市免费筛查结核病可疑者9.2万例,免费治疗肺结核患者1.8万例,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左右。发现并治愈肺结核患者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措施,具有筛查识别可疑患者医院进行检查职责的基层卫生院便是这前沿关口,同时也是治疗管理患者的最后一环,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基层人手缺乏,众多医生在基层结核病防治这个岗位上从一头青丝干到了满头白发。
璧山区大路街道中心卫生院防疫医师张正伟就是其中之一,他扎根基层42年,长期从事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结防工作先进个人,所在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防疫工作先进单位。在他的努力下,大路卫生院每年确诊的结核患者从近百人下降到了十余人。
“最近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咳嗽发热情况?你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身体不适随时到卫生院来检查。”7月3日上午,璧山区大路街道中心卫生院防疫医师张正伟又碰到前来检查肺炎的邹宇(化名),每次到卫生院,邹宇总会特意到张正伟的办公室坐坐,顺道看望这个“救命恩人”。
邹宇是张正伟多年前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的人,她和张正伟的缘分要从90年代说起。
张正伟在录入患者信息
“要不是张医生我坟头的草都多高了”
今年56岁的邹宇是璧山区大路街道人,在邹宇20岁那年,由于产后受寒,她一直咳嗽不止,因家里贫困,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救治。
“我记得那是96年,我差点死掉了。”邹宇叹了口气说,咳嗽渐渐加重,她无法下床,长期卧床咳血,找了几个乡村医生,也都没有找到病因。当时,她是靠着人力滑竿抬着,走了几小时的山路才到了张正伟所在的团坝乡(后合并成大路街道)卫生院。
邹宇逢人便念张正伟的好:“要不是张医生,我坟头的草都好高了。”
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带来了好消息:结核病可享受减免治疗。看到眼前奄奄一息的邹宇,已有经验的张正伟立即警觉起来: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并伴有咳血,高度怀疑结核病。
于是,张正伟立即为邹宇开了转诊证明,医院免费检查。检查结果很快出来:邹宇就是结核病。
邹宇的家在山上,到卫生院需步行一个半小时。由于邹宇病情严重,无法行走,张正伟每隔两天就会带上药品,为她送药、打针。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2个月,直到邹宇可以下床走路。
“那个时候还是要定期去城里检查,我家穷到连车费都付不起,张医生每次都给我出车费,让我坐车、吃饭,我内心很感谢他。”说起张正伟对她的帮助,邹宇多次流泪。最终,经过治疗,邹宇肺上的病灶钙化,她的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虽然我现在有肺炎、支气管炎,心脏也不太好,但是没有张医生,我肯定那一年就死了,现在坟上的草都多高了,他是救命恩人……”
张正伟(左)向群众刘成发放结核病宣传单
因为结核病他和张正伟成了好朋友
今年52岁的刘成(化名)对张正伟印象极好,因为自己的病情,他和张正伟成了好朋友。
刘成一直在新疆承包工程,年6月由于身体不适便回家休养。
“每天下午4、5点钟就开始咳嗽、发烧,总以为是感冒,治疗了好多天也不见好转。”刘成说,那个时候他请了好几位乡村医生看病,都没有效果。“想到8月份又要去新疆开工,心里有些着急。”
张正伟了解一这情况后立马为刘成开了转诊证明。“现在国家有减免*策,你去看一哈,万一确诊就在家里休息半年,要先把病养好,钱可以慢慢赚……”
听了张正伟的话,医院,结果也被确诊为结核病患者。“那些年听到结核病就行像癌症一样,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每隔两天我就要到卫生院拿药、打针,张医生就会趁机开导我,说这个病肯定能治疗好,国家*策又好,要我遵医嘱吃药,半年后就没有大问题了。”
长时间的接触,让刘成觉得张正伟人品很好,不仅是一个好医生,更是值得深交的好朋友。生意上有不顺利的地方、拿了一个好项目,家里出了什么小问题……刘成都愿意跟张大哥“摆一摆”。20多年过去了,两个人关系更好了。
张正伟在整理患者病历
进村入户靠走路他一年穿坏了4胶鞋
“结核病预防是关键,要预防好结核病,宣传工作必须做到位。”从90年代接手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始,张正伟就十分重视宣传工作,经常趁着村里开大会或者赶集去给老百姓普及知识。有些偏远的住户离卫生院有20公里,在车马不便的年代,张正伟只有步行往返。“单独跑一趟划不来,还会给沿途一些村讲解相关知识,发一些宣传单,最后才到老百姓家里。一般早上6点过就出发,晚上7、8点才能回家。”张正伟说,“要给老百姓讲明白,有症状就要就医,国家有减免*策,并且这个病可以治好,要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正常人,要告知他们,结核病可传染,看见有人随地吐痰,尽量远离。”
张正伟说,90年代交通不便、通信也不发达,到哪里都要走路。“要么就在村里搞宣传,要么就去了患者家里,有段时间经常在下村,出太阳就戴草帽,下雨就走路。山路又不好走,特别费鞋,人家一双胶鞋要穿一年两年,我一年要穿坏4双胶鞋。特别是下雨天,下一趟村回来脚底全部泡白了……”
长时间和老百姓打交道,也让张正伟有了一股“农民味”:晒得黝黑的皮肤,稀疏花白的头发,讲话实在、朴实。
张正伟(右)询问患者邹宇治疗情况
“见人说人话基层工作要讲方法”
20多年的基层工作让张正伟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跟老百姓打交道的“法宝”:见风使舵,因人而异。
“很多人一开始对结核病有抵触情绪,担心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还有一些人吃药无法坚持。”张正伟说,由于服用抗结核药物后,会有肝肾功能异常或胃肠道反应,吃不下饭,恶心干呕。有些人看见自己情况好转便不再服药,而对医生谎称已经服用。医院检查才发现结核病又复发,这时才承认自己没有按时服药。
张正伟说,20多年的基层工作他遇到了各种患者,但大部分都很配合。“基层工作要讲方法,面对不同的患者,就要有不同的态度。”有些患者要好言好语,态度要谦和。熟人就可以开玩笑,告诉他们夫妻要分床睡,至少不能睡一头。对于有些很犟的病人直接吼回去:你要死自己去,不要拖累老婆娃儿,离他们远些……但这些话语中,都融入了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
随着农村交通的便利以及互联网的发达,张正伟的工作相比之前也轻松了不少。他不仅利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