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小肠息肉是癌变大隐患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
TUhjnbcbe - 2023/10/24 19:06:00
白癜风抗复发 http://news.39.net/bjzkhbzy/190620/7232766.html

[新闻页-台海网]

●肠息肉像是肠道里的“定时炸弹”,9成左右的肠癌由它所致


  ●病因尚不明确,或为生活习惯、基因、肠道内炎症情况等综合因素所致


  ●建议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品及新鲜瓜果蔬菜,戒烟尤其必要


  案例陪爱人体检竟查出结肠癌


  台海网10月31日讯据厦门日报报道58岁的张先生快退休了,最近,他被老婆拉着一起体检,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平时没有任何不适,不曾便血,也没有任何排便习惯改变,检查结果很是出人意料。张先生肠道其他部位的肠息肉均是管状腺瘤,但在乙状结肠处的息肉,大小约1.0cm,有着清晰边界的浅凹陷,表面结构消失,予以多点活检。给他进行肠镜检查的医师、医院消化内科医生钟凌峰说,“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个好的征兆。果然乙状结肠部位最终病理考虑结肠腺癌,且有往深层次地方浸润的趋势。”最终,张先生接受建议,积极采取外科手术切除了这段患处。


  钟凌峰感叹,如果张先生提早数年做肠镜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息肉,只需内镜下处理就可以切除干净,这样对身体的伤害可以降低到最小。


  不过,很多患者就没有张先生这样幸运了。在钟凌峰医生的消化内镜检查中,更多的是已经出现了肚子疼、排便习惯改变,或者是便血等症状才前往检查的患者,这时往往已是肠癌中晚期,有些甚至出现远处脏器转移。


  警惕八成大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


  钟凌峰医生说,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结肠癌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与胃癌、食道癌患者相当,与遗传因素、不爱吃蔬菜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其中,作为很有可能转为肠癌的肠息肉,多在50岁以上的患者多发,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


  “检出肠息肉,有可能伴随肠癌的发生,导致许多患者闻之色变,但其实不是所有肠息肉都危险。”钟凌峰说,炎症性息肉随着炎症的消失有可能退缩,它的危害较低,患者不要过于担心。


  而从腺瘤性息肉发展成大肠癌,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一般来说,从良性息肉到癌变有5-15年的时间,这就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提供了机会,如果能够在息肉早期阶段就斩草除根,就能有效防止肠癌的发生。因此,肠镜是极其重要的筛查手段。


  结肠息肉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考虑与生活习惯、基因、肠道内炎症情况等因素综合致病。如果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主要是父母;患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摄入过多的红肉或经加工的肉类;有吸烟史,喜欢大量饮酒;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患者等都是肠息肉的高危人群;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就要引起重视,定期对肠道进行筛查。


  


  肠息肉切除后还需定期复查


  不少人认为肠息肉只要切除就万事大吉,医生表示,对于有肠息肉的人来说,切除了之后还有复发的可能,即便是切除的地方不再生长,其他地方也有再长息肉的风险。


  有研究结果显示,结肠息肉切除后1年之间复发率可以达30%,3年内复发率高达50%。为了防止复发,肠息肉切除后还是需要定期复查。


  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食品及果蔬


  预防肠息肉,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议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品,及新鲜瓜果蔬菜,少吃红肉和加工的肉类,其次戒烟戒酒,增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特别是抽烟,对息肉的影响很大。”钟凌峰强调。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版》推荐,对于50岁-75岁普通人群,推荐每5年-10年1次结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则推荐两者方案,若筛查对象的一级亲属确诊结直肠癌或进展性腺瘤,建议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中最早确诊结直肠癌的年龄提前10年开始,每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对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患者建议应每年进行1次全结肠镜检查。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小肠息肉是癌变大隐患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