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与疾病共处吗?
老年人中有多少人患病?《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年8月)》给出的数据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患有慢性病的超过1.9亿,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1.16%。慢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报告给出的数据是年65岁以上年龄组慢性病患病率是78.4%,这里的慢性病是指各种躯体疾病,主要是指心血管病、各类癌症、慢阻肺和糖尿病,除此之外,也包括慢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等,但所占比例很低。
除了躯体疾病之外,老年人还患各种心理疾病。陈金凤()利用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选择60岁及以上老年人例为样本,检出例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检出率42.82%;苏亮()综合年至年的相关文献,结果显示我国焦虑症患病率为6.79%,焦虑症状患病率为22.11%;闫萍()利用年中国长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抽取个样本,求得中国高龄老年人表现出精神失调症状的占48.9%。
综合上述结果,躯体疾病加上各种心理疾病的患病率,老年人总患病率多高呢?在计算总患病率时,我们不能将躯体疾病患病率和各种心理疾病患病率简单地加起来,因为还存在“共病”的现象,即一个人可能患2种或2种以上的疾病。但可以得出结论,老年人的患病率(包括躯体疾病和各种心理疾病吧)肯定在78.4%和%之间,而且会显著高于78.4%。
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考虑该如何面对疾病。网上有许多意见,许多人提出“与疾病共处”的概念,提出要“学会与疾病共处”(杨姐),甚至提出要与疾病和平共处(邵凌);也有人认为做到“与疾病共处”,老年人就能长寿;许多文章将“与疾病共处”视为老年人的生活目标。“与疾病共处”错在哪里?
一、“与疾病共处”的提法,误将疾病视为老年人的伴侣
关于什么是疾病,即关于疾病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个看法是疾病与健康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我们将健康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的一种完好状态,与此相应,疾病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的不完好状态。
和人的健康一样,疾病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任何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的不完好状态会因各种原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可能变得不那么“不完好”(即病情好转),也可能变得更加“不完好”(即病情加重),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加干预的话疾病会向更加不完好的方向发展。可以肯定的是老年人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朋友关系,也不是生命路程上的伙伴或伴侣,因为疾病一旦变得更加“不完好”就会要你的命。疾病不是我们的朋友或伴侣,而是我们的敌人。“与疾病共处”的说法,误判了老年人与疾病的关系,这会使疾病趋于严重,负面影响我们的健康生活和寿命。
二、“与疾病共处”的不作为思想只会加重病情,缩短健康寿命
“与疾病共处”的第二层意思是认为我们既然无法治愈各种慢性疾病,那就“躺平”,听天由命。这是面对疾病的一种不作为思想,也是极端错误的。的确,老年人常患的心血管病、各种癌症、慢阻肺、糖尿病等几乎都不能治愈,但按照现有的临床医学发展水平、社会层面的医疗保障制度和措施以及已经广泛开展的养生活动,各种慢性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在此基础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可以明显提高,这样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可以改善,寿命就可以延长。
以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为例。我们不可能吃几次药就治好这些疾病,但是坚持治疗,遵照医嘱服药,大多数老年人的血压、血脂和血糖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要知道。高血压、血脂和血糖(称之为三高)是脑卒中和心梗的危险因素,如果控制了这些危险因素,致命的脑卒中和心梗的发作就减少,至少可以推迟,这不是延长寿命了吗?可见,有所作为就能增进健康,延长寿命。
三、“与疾病共处”忽视了我们与疾病作斗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与疾病作斗争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控制疾病(缓解病情);二是提高生活质量。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疾病得不到控制,生活质量自然会下降。但即使疾病得到了控制,生活质量未必一定提高,因为还有衰老的因素在起作用。慢性疾病治疗的目标是“控制好疾病(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与疾病共处”的提法忽视了提高生活质量这一重要目标,因此不是一个合适的提法。提高生活质量(也有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的含义非常广泛,特别受到关切的有:(1)躯体疼痛,许多疾病特别是癌症晚期常伴有疼痛的症状,严重的会使人感到“生不如死”;(2)不能独立完成洗澡、室内走动、上下床、上厕所、穿衣和吃饭等6项活动,即丧失(或部分丧失)独立生活能力,试想如果丧失了独立生活能力,长期卧床,你会喜欢活着吗?(3)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老年人对于延长寿命似乎并不感兴趣;(4)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孤独感严重。老年人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试想假如慢性疾病得到了控制,但因疾病或衰老所致失去或部分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整天疼痛不止、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等等,这样的老年人能认为是健康老人吗?寿命延长了,但整天深陷于痛苦之中,这样的日子谁喜欢。
可见作为老年人与疾病斗争的目标,“与疾病共存”的提法显然是错误的,更不用说“与疾病共处”就能长寿的说法,更显得荒唐。
四、老年人与疾病作斗争的目标应该是“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老年人如何正确地对待疾病呢?
第一,认识疾病
首先要认识疾病,即了解你所患的慢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指标及标准、疾病预防(包括二级预防)和疾病治疗和病情的控制等。现行临床医学模式在教育患者增加疾病知识的效果不理想。许多患者对于相关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年中国糖尿病和代谢异常研究调查表明,年龄≥20岁男性和女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知晓率分别为27.6%和20.7%;治疗率分别为21.4%和14.0%;控制率分别为18.3%和11.2%;年全国慢性肾脏病调查对13省市名城乡居民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年龄≥18岁人群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1.0%、19.5%和8.9%;-年中国高血压调查表明,35岁及以上居民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为16.1%、治疗率为7.8%、控制率为4%(李苏宁)。在-年第4次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检测调查研究中,10年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治疗率仅5.5%、达标率仅25.5%;10年心血管疾病极高危人群中,LDL-C治疗率仅14.5%、达标率仅6.8%,农村高危/极高危居民的治疗率更低,分别为4.6%和11.5%。控制率低,意味着治疗效果不好,之所以控制率低,是因为知晓率低,对于医嘱的依从性差,这是现行医学模式实际上存在的缺陷。为此,应该通过健康知识养生来加以补充。之所以提议“与疾病共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了解什么是疾病。前面引用的数据大多指的是成年人,至于老年人,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只会更差。可见,认识疾病,增加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多么重要;
第二,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的确是健康的保护因素,陈惠婷()的研究表明,乐观的情绪是健康的保护因素,悲观情绪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果我们长期情绪低落,就会使病情加重,疾病的加重会使你更加悲观,于是进入恶性循环,这是非常危险的。洪素和()的研究表明,内分泌疾病可因精神因素加重疾病,即内分泌疾病也可表现为精神障碍,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容易激怒等;人的心理反应是患感冒的重要因素,心理应激水平高的人更容易患感冒;心理过度紧张对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或加重有重要影响,胃分泌粘液和黏膜的抵抗力是“防御性”因素,心理紧张可以增强攻击因素,减弱防御因素等等,这些都说明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但“与疾病共处”不是一种乐观情绪,更像是一种坏情绪,这样的提法没有任何好处;
第三,及时就医,严格遵照医嘱服药控制病情
面对疾病,必须及时就医。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一般情况下,药物和外科手术等现有医学治疗手段对于心血管病、各种癌症、慢阻肺、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许多老年人在此基础上开展膳食养生、运动养生、音乐养生、心理养生等多项养生活动。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各种养生活动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第四,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
与疾病作斗争的目标不只是“控制病情”,还包括“提高生活质量”。
前面已经说过,“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与疾病作斗争的二个方面。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提供的数据,年,全国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万,占老年人总数的15.0%;8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症患病率高达50%。大量实证研究证明,长期坚持太极拳以及八段锦等健身气功锻炼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五、我们对待疾病的对策是“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前面已经讨论过为什么不能用“与疾病共处”来表述老年人与疾病的关系,也不应该指望“与疾病共处”就能长寿。我们如何简洁地正确表达老年人防治各种慢性疾病的目标和做法呢?那就是“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