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什么韩国职场剧,总能拍得这么尖锐
TUhjnbcbe - 2024/5/14 16:49:00
谁看好了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4784138.html

还记得年韩国有一部职场剧《未生》,至今在豆瓣高达9.2分。

这部剧的核心关键词就是热血,励志和写实。

《未生》从男主角张克莱的视角切入,讲述了一名大龄实习生在职场上的奋斗与挫折之路。

原作漫画被称为“工薪阶级教科书”,张克莱所经历的一切,迷茫、磨砺和挣扎,相信任何一位职场新人,都会感到历历在目。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七年过去了,仍然有许多人对这部剧念念不忘。

那么,今天就来为大家推荐一部代餐吧!

感受下,下面这部韩剧,被许多人都誉为是中年版《未生》。

评价里同样提到了热血。

写实。

甚至看到有人表示:看这部剧有种下班继续在家加班的感觉。

可见那种社畜氛围实在是被拉到满分了。

这部剧叫做《直到疯狂》,目前在豆瓣有8.2分,不过评价人数实在是少得可怜。

所以,也非常地想要将这部小众职场好剧,推荐给我的各位社畜朋友们。

让我们,一起加班吧!(bushi)

相比于《未生》的菜鸟入职,《直到疯狂》选择了另一个同样犀利的视角:

剧情一上来就将那种中年危机的痛感拉满了。

空气家电事业部部长,中年,家庭美满,儿女双全,儿子要读医科,女儿要读艺术。

但是,一句话就可以将他的人生摧毁。

“公司要将您裁员。”

坐在桌子对面的HR,坐姿端正,笑容无懈可击。看似亲切温和,好声好气,实则在谈判中分毫不让。

“公司连十块钱都不会多给你。”

“你可以留下来,也可以去找劳动委员会,最后我们会走到行政诉讼,那大概需要十年的时间。”

显而易见,在这番猛烈又无情的攻势之下,坐在她对面的部长,从最初的强势,到此后肉眼可见地节节败退。

最终,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忍气吞声地签字,领着少得可怜的抚恤金走人。

可怜吗?

但与部门其他被裁员的人相比,这位部长的经历,甚至还能算得上“体面”。

一位二十年来因为不断加班上夜班,而不幸患上甲状腺衰竭症的女员工,在被裁员之际,还要被年轻的HR羞辱为“怀孕六个月”。

一位年仅半百的男员工,得知自己同样被裁员后,只能绝望地坐在街边,失声痛哭。

《直到疯狂》近乎残酷地道出了这不言自明的真相:

在职场,青春是被崇拜的。而中年则意味着衰老、沉闷、失去利用价值。

对于资本家而言,处理公司的整个事业部,只是一个决策,一句话,一个数字。

但当镜头对准每一张仓皇的、痛苦的脸,我们能感受到其中的切肤之痛。

因为,人人都会老去。

三十五岁后,有多少职场人能逃避这样的宿命呢?

某种程度上,《直到疯狂》的男主角,就是一个“幸存者”。

他并没有被裁员,只是被调到了新的部门。

显然,能够逃过“裁员大逃杀”的他,业务能力是非常过硬的。

年年的事业部优秀员工合影里,总是少不了他。

中年人“思想僵化”的毛病,在他这里并不存在。

他有着非常强的二次学习意识:晚上下班后,他还会主动上课学习编程,也从不耻于向年轻后辈提问。

甚至于,他还是个技术达人。

当比自己小快一轮的同事们,张口闭口就是人工智能的高深词汇时,他只需要拿着最原始的工具,将样机拆开,就能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很困惑:嗯?

搞了半天,这剧就拍了个杰克苏工程师?

然而,并没有。

人家的中年危机,也被交代得明明白白。

首先,他没什么钱。中年离异,还和老母亲和小女儿一起住。换而言之,和其他中年人一样,他有着繁重的经济压力和家庭责任。

在这里也不得不赞美韩剧的生活质感,男主角窘迫而勉强维持的生活,从他的家里一览无余。

他的业务能力也没什么卵用。

即使顶着“首席"的头衔,在其他同事眼中,他还是个被扔来扔去的臭皮球。

尽管被调入了新的事业部核心开发部门,但他立刻被年轻的组长挤兑和嫌弃,又被迫挤到了人事组。

是不是觉得很荒诞,也很不合理。

一个工程师,技术宅,说话直来直去的直肠子,怎么可能去做HR呢?

但恰恰再一次体现了职场的残酷:

当所有人张口就是“高新科技”,闭口就是“人工智能”的时候,他几十年的技术和经验,都变得不值一提。

而在办公室政治的倾轧之下,他的才华和天赋,更加没人会关心。他们只想寻找为自己的过错背锅的垫脚石。

和经验,都变得不值一提。

他不得不再一次重新开始。

看到这里就能明白,《直到疯狂》讲述的,正是这位倒霉的技术宅大叔,如何在职场重头再来的故事。

其中过关打怪的结构和层次,还是很清楚的。

首先,大叔要摆脱自己的失业危机。

然后,他要努力做个好HR。

再然后,他要回到自己被踢出局的实业部——重新让自己的技术才华发光发热起来。

再再再然后呢?

那就得看韩剧编剧能有多大胆了。反正,我还是挺期待的。

本剧的编剧郑道允,此前曾写过检察官题材的《魔女的法庭》,同样也是在豆瓣评价很不错的职场剧。

但最大的看点,无疑在于其卡司:

扮演上面那位工程师大叔的,是韩国著名的实力派男星郑在咏;而扮演冷酷HR女主的就更厉害了,是女演员文素丽。说起来,这甚至还是文素丽第一次演电视剧。

为此,《直到疯狂》也被很多人称为是“忠武路下凡之作”。

假如你偏爱看老戏骨飚戏的话,看这部剧一定会很爽。

可能你对郑在咏的印象还停留在《实尾岛》中的肌肉糙汉。

或是洪常秀的《这时对,那时错》中的文艺导演。

但在这部剧里,他的形象显然是非常具有颠覆性的。

他很瘦,瘦得近乎脱相,总是穿着一件格子衬衫。甚至于头发显得有些稀疏。

从外形来看,这的确是个没什么性魅力的邻家大叔,平凡又真实。

但是,当他专注工作的时候,你仍然会觉得,他的眼神是非常清澈和温柔的。

在他的眼里,没有追逐名利的算计,只有某种年轻人式的纯粹。

而这种独特的气质,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喜欢看李沧东电影的人,想必对于文素丽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

毕竟,她曾主演过鼎鼎大名的《绿洲》《薄荷糖》。

《绿洲》

《薄荷糖》

在《直到疯狂》里,文素丽所扮演的HR,尽管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绝对是时下最时髦的“大女主”人设,标杆式的帅姐姐。

每一次出场都是光鲜亮丽,从头武装到脚,无懈可击。

解决问题,与人谈判,从来都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甚至还有一个小鲜肉前夫。

常常看到有人评价国产职场剧拍得“过于悬浮”,但你显然不会觉得《直到疯狂》是这样的。

这种扎实感,不仅来自于演员精湛的表现,同样也在于编剧所在的功课。

在这部剧里,你能从每一个小细节里看到真实的职场氛围。

每天早上来上班,找停车位都要找半天。

看似光鲜的员工,其实可能天天在茶水间吃泡面,连夜宵也都选路边摊。

借由巧妙的剧情编排,我们也能从感受到最为写实的职场生态和职场困境。

以女主角所在的人事部门为例。之前国产剧似乎也见到过类似对HR的刻画,他们说这是“白骨精”“女魔头”“资本家的走狗”。

的确,某种程度上,这么说也没有错。

但停在这里,就太浅了。

因此,在《直到疯狂》里,这仅仅只是人事部门的第一层定义——这是外界、是员工们对于他们的认识。

在老板眼中,人事部是“鞋子”,不合适就丢掉。

在初入人事部的男主角眼中,人事或许是“做侦探”。

他需要了解公司的每一个人,去采访他们身边的同事,甚至去疯狂地看他们的SNS,挖掘各种八卦。

他还需要去调查公司的派系和人脉网,去理清不同人之间的恩怨与利益纠葛。

从男主角的视角引入,这部剧深入浅出地铺陈出了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上下级之间、以及部门与人事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假如你也是一个上过班的人,一定会对其中的各种站队、拉帮结派、背锅、甩锅、推诿、邀功、恶意竞争操作,拍案叫绝。

实在是太过真实了,真实到引起不适。

女主角自己如何定义这份人事的工作呢?

她的答案是,乞讨。

没错,看似光鲜亮丽、执掌员工生杀大权的人事组长,其实并没有任何“实权”。她的唯利是图与冷酷无情,不过是一层保护色。

她要维护的是公司的利益,公司要谁留,她就要想尽办法讨好那个人;公司要谁滚,她就是一根忠实的打狗棒。

在真正意义上,冷酷的那个人,其实是站在她背后的资本家。

而她只是一只鞋子,一个传声筒,一面漏洞百出的盾牌。

写到这里,还是得感慨韩剧编剧的厉害和老辣。

同样是职场题材,大部分的国产剧还在解决“悬浮”的问题:似乎哪怕只是老老实实地表现出一个行业的“真实”和“专业”,就已经值得我们大加鼓励了。

而隔壁的韩剧呢?

却已经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开了生活,找到了真实的痛点。

就好像这部《直到疯狂》。

实际上,乍一看,它的观感并不苦闷,反而节奏十分明快。

主角们虽然不断在遇到问题,但总是会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

看“杰克苏”大叔和时髦“大女主”,如何应对冷酷的职场困境和解决危机,是这部剧的明线。

但这部剧真正可怕的地方在哪里呢?

在于职场的热血和冷酷永远同在。

看似这部剧所描述的困境是“中年危机”,但其实慢慢看下去,你就会明白,这种危机感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在职场这条弱肉强食的食物链上,每一个人都在机械地玩着“大鱼吃小鱼”的游戏。

没有人是“安全”的。任何一个无法再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都会瞬间陷入危机。

也许令你“贬值”的是年龄,是性别,但也有可能,你只是这一季的负责的产品销量下降,或是研发进度过慢……

任何一个人,前一秒钟还站在金字塔尖,下一秒就岌岌可危。过往的功勋对于冷酷的资本家来说不值一提,他们只看现在。

但人不是机器,不能永动,总会犯错,总有松懈和变得脆弱的时刻。

而那一瞬间,你就会被无情地抛弃。

这才是社畜真正的命运。

拼搏,努力,信念,我们总是喊着打鸡血的口号,以为自己所付出的时间、汗水和努力,能够积累经验、资源和地位,能够得到荣誉、认可与回报。

但实际上,这些都不能改变什么。身在这样一个体系里,作为社畜的你,永远无法决定自己的位置。

你只是被明码标价的资源,是一个不允许生锈的齿轮,也是一个不会被看见的“数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韩国职场剧,总能拍得这么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