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年一本在美国横空出世的奇书《S.》,这本书装帧奇特,构思奇特,里面的人物也奇特,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这简直不像一本书。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S.》这本书怎么就装帧奇特了。当我们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在这本《S.》的外壳里面居然还藏着一本书,这是一本用多种特殊工艺印制出来的看起来十分古旧的精装小说,小说的名字叫做《忒修斯之船》。当我们打开这本《忒修斯之船》的时候,又会发现里面小说正文的旁边,不知被谁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而且,书里还夹着不少莫名其妙的物件,比如手写信、简报、明信片、纸罗盘、餐巾纸地图等等。很多人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简直要怀疑自己拿错了书。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已经觉得这本书和其他书不一样了?
其实装帧奇特还不算什么,《S.》最大的特点还是在于构思奇特,这不是一本让人简简单单阅读的书,而是一本让读者通过书的内容、内容旁边的批注还有那些物件去解谜的书。总之,与其说是读这本书,还不如说是“像玩一个密室游戏似的”去玩这本书。
那么这么奇特的构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得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了。《S.》的作者有两位,一个是电影《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7》的导演艾布拉姆斯,一位是美国知名小说家道格。多年前,艾布拉姆斯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书的扉页写着这样一行字,“看完请留给下一个读者”。他一下子突然就来了灵感,想象出来两个素未谋面的读者,这两个读者通过在同一本书上写批注、写留言的方式,互相交流心得,抒发见解,同时探索藏在字里行间中的秘密……艾布拉姆斯心里想,干脆就按照这个思路,创作一本史无前例的书,打开书后不仅能看到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还能看到两位读者在书中用注解和旁批进行亲密交流。这样营造出一种故事里有故事,故事外也有故事的氛围。于是,他就找来了道格,一起创作出了这本《S.》和书里藏着的另一本小书《忒修斯之船》。
那么,既然这是一本解谜的书,那我们到底要解什么谜呢?先别急,我们再仔细研究研究这本小书《忒修斯之船》。在《忒修斯之船》的封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名字叫V.M.石察卡。再翻开厚厚的硬壳,还会看到“借阅用书”以及“绿湖高中图书馆藏书”的印章样式,仿佛这真的是一本图书馆的珍藏书籍。不过我们得要注意,这些设计都是为了让《忒修斯之船》更以假乱真而已。
翻开《忒修斯之船》的任何一页,我们不仅会看到这部小说的主体内容,还能看到两种风格的手写字,用黑、绿、红等颜色,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批注。再仔细看批注就会发现,这是两位读者用做批注的方式进行交流,交流的主题是围绕着“谁是V.M.石察卡?”这样一个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关于《忒修斯之船》小说主体中某句话的质疑或思索,或是关于书中暗喻密码的主观判断。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我们要解谜的问题,就是找出《忒修斯之船》的作者V.M.石察卡到底是谁。不过我们再仔细看看那些批注还发现,这两位读者除了在解谜,还在互相诉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一下这本奇特的书。首先在《S.》这部书里面,小说《忒修斯之船》正文所讲述的内容,构成了一个故事,这是在《S.》中的第一层故事;其次,两位读者逐步复原出来的有关作者石察卡的真实经历,构成了《S.》的第二层故事;最后,这两位读者彼此交流并回顾自身的经历,又组成了在解谜之外的一些有趣的故事碎片。
说到这里,你可能想起了那部著名电影《盗梦空间》。没错,如果我们说《盗梦空间》构建了层层梦境的讲述结构,最终是为了引发关于现实与梦境的思考。那么《S.》则是构建了层层故事,让我们这些现实中的读者和书中的那两位虚构读者一起寻找石察卡的真实身份,不仅让我们体验推理的乐趣,还在推理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出这本书所具有的一个内涵,也就是这本书能引发我们关于什么才是真实自我的思考。
看完我这一番介绍,你是不是觉得这本书确实很奇特?《S.》在年刚一出版时就大红大紫,无数推理、悬疑小说爱好者都为之疯狂,甚至有网友为这本书建立了一个网站,在上面聚集了数以十万计的读者,一起解谜,体会推理的乐趣。年这本书引进中国后,就迅速地成为了晒朋友圈的神器,在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了刷屏的热度。
接下来我们会按照层层故事的结构,一步一步推理出答案,并且揭示这本奇书的思想精华:
首先从《忒修斯之船》这部小说文本开始入手,我们探究一下第一层故事到底讲了什么?
接下来,我们跟随那两位虚构读者的标注,再结合《忒修斯之船》的小说内容,探寻一下石察卡到底是谁,由此来解读第二层故事。
紧接着,我们跟随那两位虚构读者的零碎的亲身故事,以及我们之前所得出的答案,来分析一下《S.》这本书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最后我们跳出这些故事来整体回顾《S.》这部复杂的作品,探讨一下它在小说出版方面的独特价值、造成极大冲击力的原因,以及该怎样去读它。
首先,我们把视角集中在《忒修斯之船》的小说文本上,这是一本颇具文学色彩的悬疑小说。在故事一开始,我们的主人公出现在河流与大海相会的某个旧城区,由于失忆,他不仅忘了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要到哪里去。他的身上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物品,只有一张写有字母“S”的纸条。
他茫然地穿过一条条街道,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与物,随后进入到一家酒馆中,发现了同样的“S”字样。他在酒馆里遇到了一名年轻女子,冥冥中他就觉得这位女子好像和自己有着某种联系。和年轻女子交谈几句后,主人公就莫名其妙地被人打昏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条船上,船上又刻着那个神秘的“S”字样。他实在想不起自己的名字,索性就将反复出现的“S”当作了自己的名字。
在船上,S试图和水手交谈,但水手们说着他听不太懂的话。关于自己是谁、S又是什么,诸多未知都困惑着他,促使他继续走下去。在路途中,S遇到了只猴子,以及神秘人索拉,他们成为了朋友,并根据指引和召唤,前往了黑暗地窖,寻找他的最大敌人:韦沃达。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和朋友和敌人的对话中,S发现,自己有时像猴子,有时又有点像敌人韦沃达。
虽然故事的结局并没有指明S到底是谁,但通过推理,我们发现其实只有S一个人存在,那只猴子,神秘人索拉,还有敌人韦沃达,他们都只是S本人的分裂人格,分别象征着本能、理智,以及邪恶。最终,S总算知道了自己身份:一个多重人格的人。
这部小说的主要剧情大致就是这样,说完了好像也不太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到底想说明什么。现在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看小说的书名,为什么叫《忒修斯之船》呢?其实书名大有深意,因为书名直接点明了这本书的主旨。“忒修斯之船”是古希腊时由普鲁塔克提出的一个著名哲学悖论,这个悖论的内容是:如果一艘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忒修斯之船”这个悖论曾经引起哲学史上的巨大争议。比如,古希腊诡辩派认为,只要换掉一块木板,忒修斯之船就不存在了;但亚里士多德却认为,功能的意义大于材料,也就是说如果新船和旧船的功能完全一样,那么它们当然还是一艘船。后来,哲学家霍布斯也继承这种思想,他认为新船与旧船的结构完全一致,同意它们是同一艘船;不过英国哲学家洛克就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新船不是旧船,因为从旧船到新船不具备时空的连续性,意思是说新船和旧船不在同一个时空之中。
总之,思考“忒修斯之船”问题的意义在于,对我们这种习惯性的常识进行反思。我们发现,有时事物的身份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时再将这个哲学悖论延伸到人身上,假设一个人失忆了,失忆后他的名字、工作岗位、生活状态,全部都和失忆前不同,那么此时的他,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个他呢?可能我们会说,当然是了,因为唯一不变的DNA对应唯一不变的他。可是同卵双胞胎的DNA和基因型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有一定数量的双胞胎,他们从基因到外貌全部相同,那么再把这个问题延伸下去,假设A和B是同卵双胞胎兄弟,我们到底拿什么才能证明A是A,B是B呢?
总结起来,我们发现在人的性情、记忆都是可变的情况下,本质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唯一且保持不变的。所以说,一个人说我是我,其实是拿不出任何证据的。那么这时,我们又有什么能证明“我”的存在呢?
让我们把关于这个哲学悖论的思考带回到《忒修斯之船》里的故事中,主人公S由于失忆的原因,他无法判断,自己正在“感觉”到的此刻的自己,是否在感官上和原来的自己是一体的。因此他只有拼命找回属于自己的记忆,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个体。正像书里写到的那样:“人会迷路,人会消失,人会被抹去然后重生。”
在了解《忒修斯之船》正文的故事以及蕴含的哲学意义之后,我们会发现,除此之外正文中还隐藏着许多暗喻和密码,如果不是经过训练的推理高手,很难直接从文本中解读出其中的秘密。所以,接下来我们借助两位虚构读者的批注内容,进一步推理《忒修斯之船》作者石察卡的真实身份。
在我们正式推理之前,得先来看看这位石察卡的身上到底隐藏着哪些谜团?《忒修斯之船》的译者F.X.柯岱拉是这样介绍石察卡的:石察卡是个多产作家,他的写作极其灵巧,他的每一本书,甚至是每一个章节中,形形色色的成语与文学手法总是信手拈来,随处可见,但世人从来不知道石察卡的真面目,从来未曾确知此人的任何一项人生经历。从这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石察卡所在的虚构世界中,他的地位就像是海明威一般,可谓文坛巨匠。同时他又是一个极其神秘的人,没人见过他,除了他的书和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外,他的真实姓名、性别、年龄、样貌、国籍、经历,统统都是谜团。而在石察卡身上的种种谜团,无疑是吸引我们现实读者来阅读《忒修斯之船》的重要因素。接下来,我们得再来介绍一下这两位虚构的读者,他们是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人物。
其中一位读者,是某大学的文学系女生珍,她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这本《忒修斯之船》。当她翻开书时,她发现里面有一位热心读者用铅笔写下了批注,随后她被这些批注的内容深深吸引。于是她在书中的空白处,给这位做批注的陌生人写了很多留言,然后将书归还书架。后来当她再次翻开这本书时,看到了陌生人新写的留言——还是同样的字迹风格,只是变成了其他的颜色……
就这样,珍和这位陌生人,通过借书、写留言、再还书的形式,进行了五轮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围绕石察卡的身份之谜,交流小说中的暗喻和密码的含义;第二种是,围绕自己的生活经历,交流彼此的对生活中某件事的观点和感受,进而反思自我,审视内心。简单说,第一种交流,是在《忒修斯之船》这部小说中探秘,第二种交流,是他们二人在进行日常社交。我们如果为了解密石察卡的真实身份,那他们二人的第一种交流内容至关重要。
那么这位和珍交流的陌生人是谁呢?他其实是一位石察卡小说的研究者,名叫艾瑞克,他很早就开始阅读石察卡的作品,并搜集了关于石察卡的各路消息。作为石察卡的痴迷追随者,艾瑞克广博的知识和女大学生珍细腻的心性,相互结合,最终共同解开了关于石察卡的一个又一个秘密。
除了这两位虚构的读者,还有一位解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忒修斯之船》的译者F.X.柯岱拉。他作为石察卡的研究者和忠实粉丝,也经常在书中写下注解,不过这种注解往往不止于解释客观事实,其中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甚至会说一些奇怪的话。比如,在《忒修斯之船》正文中有描述船舱木板发出如次女高音般的声响的片段。对于这一点,译者柯岱拉注释了这样一句话:值年幼时,石察卡便是个小提琴神童,因此小说中的音乐暗喻比比皆是,比如这句。他跟我说他之所以不再拉琴,是因为某次比赛后,评审对他说在十九名参赛者中他排名第19。
这句话前半句注释是再正常不过的客观补充,但后半句不论是真是假,作为注释都显得有种信口雌黄的感觉。你随便回忆一下一般书籍的注释,很少有写注释的人直接把自己带入进去,说一通自己认为的想法。可是柯岱拉的注释,常常就是这样,将客观补充与主观判断杂糅其中。
其实,正是译者的注解,为我们提供了解开石察卡秘密的钥匙。比如,珍发现,刚刚提到的这句注解里,出现了中文“十九”和阿拉伯数字“19”并存的现象,她觉得很奇怪,然后艾瑞克在她的批注下留言,艾瑞克认为写下注解的译者以往做事并不马虎,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应该是某种暗喻。随后,心思缜密的珍破解了这一暗语,她发现,如果将《忒修斯之船》这一章中每个注解第一个字的声母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拼在一起,可以得到这样一句话:晚七点在大商城东侧见面。
和这样的暗语类似,我们就像探秘寻宝一样,盯住这两位虚构读者的批注和留言,我们将跟随他们的推理,透过石察卡这本《忒修斯之船》,了解到更多密码和暗语所对应的地点和隐藏的神秘人物。不过,仅仅依靠《忒修斯之船》这本书本身的线索,不能完全推断出那么多未解之谜,而且即便揭开部分谜团,也会由于缺乏印证,使推断显得乏力。所以,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夹杂书中的那些资料,那些关于石察卡的剪报、秘密照片、明信片、信件、地图、密码罗盘等等,都是我们探秘的辅助工具。
比如,其中一张残缺的报纸,上面有一则讣闻,说的是《忒修斯之船》的译者柯岱拉在年5月19日过世于一个小镇郊区的家里,还说他几年前来到这里后,便深居简出,本可凭借已有名气获得赞誉的他,却不知何故刻意回避。事实上,这个残缺报纸中提到的小镇就是一条关于石察卡身份的线索,它会和石察卡的秘密信件中的某个信息相呼应,为揭开谜团提供帮助。那么,谜底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通过《忒修斯之船》中隐秘的关键点以及附件引导的路径,基本可以判断,至少两个人以石察卡的名义对外进行过小说创作和书信交流,所以石察卡很可能是一个团体的集体笔名。据称,石察卡写完《忒修斯之船》的倒数第二章后,就死在了打字机旁,最后一章是伪作……后面的内容都是这个组织里的其他人完成的。除此之外,石察卡所在的这个虚构世界中,有很多知名人士常常面临着遇害的风险,因此,石察卡这个团体故意留下了许多关于石察卡真真假假的线索,来确保石察卡永远神秘并安全地存在,甚至在这个团体内部有人叛变,被出卖,被杀,也马上会有新人加入。石察卡不单单会用作品抨击这样的恶势力,他也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可能参与过暗杀行动。
总之,最终我们也不会把石察卡的身份确定为某一个人身上,就像小说中的主人公S一样,作家石察卡的身份也是一艘忒修斯之船,它在不断变化,身份神秘莫测。我们可以猜测,石察卡可能是一个自由作家,后来被暗杀了,别人顶替他的名字继续写作发表;或者是石察卡是一个秘密杀手,作家只不过是一个掩人耳目的身份;甚至还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叫石察卡的人,从头到尾石察卡就是一个神秘组织的名字。总之,石察卡的身份是复杂的,虽然每一条线索、每一个证据都看起来真真切切,但却无法还原出一个完整的答案。
这时你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了,我们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却不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那么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读这本书?或者说这样的开放性结局的设置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我们要将视线再转到两位虚构作者的身上,通过解读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在解谜推理的过程中,会发现那两位读者的形象也慢慢浮出了水面。我们每读一部分,都能看到这两位读者将书中的某些内容和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并且相互倾诉。在这种反思自我式的交流中,我们也被这两位读者吸引,并逐渐走近他们的内心。
比如,珍就提到了自己即将毕业,要步入工作的事情。她跟艾瑞克说到自己并不想干父母给她安排的营销工作,她甚至觉得从小到大父母对自己不关心。珍回忆起她曾经有一次和家人野餐的时候走失了,父母找不到她就报了警,直到几天后才找到了珍。
可是,珍后来又一次回忆起这件事,发现自己的走失,其实是故意的。她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因此想通过假装失踪的方式,好让自己的父母担心。后来她反思自己这种假失踪的行为,在心理层面虽然只是为了让父母伤心,但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恶的表现。
同样的走失,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珍。如果我们说人生就是一艘忒修斯之船,那么两种回忆映射出的两个珍,哪个是她真实的自我呢?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人的自我,可分为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会在“此时此刻”开启,也就是说,它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当下正在做的一件事中的每个细节,比如我做俯卧撑,体验自我会让我感受到每一个动作带来的疲惫和痛苦。
而叙事自我会在我们回忆某件事时开启,让我们体会到做这件事过程中的峰值体验和结束时的感受。还是比如我回忆自己做俯卧撑这个动作,叙事自我可能会让我回忆到最痛苦、最累的那个瞬间和做完俯卧撑后那一瞬的满足感,至于每一个动作带来的疲惫与痛苦,在回忆时几乎感觉不到。所以我们可以换句话说,由于回忆往事时,叙事自我占据主导,我们只能感受到过去的某个片段,因此靠回忆来判断自我往往是有失偏颇的。
当我们说回珍的两个版本的回忆时,我们就能发现,这两个回忆都未必能说明“她是谁”,但是,诚恳的回忆,能够让她正视自己的善与恶,并选择和追求某种自我。
艾瑞克也在信中回忆自己与叔叔出海的经历。他回忆的一个版本说,他与叔叔一同在船上历险,叔叔不幸丧生。但回忆的另一个版本却是说,自己在风险来临前就已经放弃,叔叔独自承受了风险,最终没能回来。
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从这两个读者的自身经历,我们再一次体会了忒修斯之船的哲学含义,每个人都是一艘忒修斯之船,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我是谁”,包括自己的回忆和经历。从《忒修斯之船》的主人公S,到作家石察卡,再到这两个虚拟的读者,无一例外都在用记忆为线索,各自完成着找寻真实自我的历程。以上就是我们对于《S.》这本书的解读,下面我们跳出所有的故事,来看看《S.》这本书在出版行业的独特价值。
我们肯定都知道,从《忒修斯之船》内容本身到它的作者、译者和那两位热衷于在书中留言沟通的读者,再到关于《忒修斯之船》的小物件,都是非真实的。
不过,从内而外,精良细腻的装帧设计,让整部书极尽逼真且独具匠心,它的每一个细节都饱含设计人员的心血。举一个例子来说,在中文本的印刷中,仅仅其中一封信,就换了4、5种纸头,就是为了达到与美国版一致的逼真质感。
在信息数字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有太多纸质书摆在书店却无人问津。阅读纸质书的时代,可能已经渐渐过去,但在这时候,一部极具创新性的纸质书横空出世,并吸引了大批读者驻足翻阅,可以说,它是对抗信息数字化和电子化时代的一股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昭显了纸质书的不可替代。
另外,这种层层故事包裹下的推理小说新形式,也为难有创新的悬疑推理作品,指引了一条新路径。如今,太多小说都只能以情节的曲折离奇,来吸引更多的读者,而《S.》这部书的故事,却用浓厚的文学性装点细节,用深邃的哲学、心理学内核,贯穿起三重故事,不仅大大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纵深感,更让“忒休斯之船”的哲学内涵变得立体而丰富了。
在本文解读的最后,我为大家推荐一种阅读《S.》这本书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你读透这本书,体会推理解密的乐趣:
第1遍阅读时,先忽略《忒修斯之船》的批注,只精读印刷字体全文,也就是《忒修斯之船》小说的正文,以及译者的所有注释。
第2遍阅读开始以小说的章为单位读,跟随手写铅笔字去理解小说的内容。然后配合相应页数出现的物件,读蓝色和浅黑色的手写字,这是两位读者的第一轮交流。
第3遍阅读还是以章为单位,配合物件,读橙色和绿色的手写字,这是两位读者的第二轮交流。
第4遍阅读是配合物件,读紫色和红色的手写字,这是两位读者的第三轮交流。
第5遍读棕色和深黑色手写字,这是两位读者的第四轮交流。
第6遍阅读的时候,把印刷体正文和所有手写字以及小物件完整通读最后一遍,所有谜底就都将揭开。
这就是本期我们讲的《S.》一书的主要内容,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
在第一层故事中,《忒修斯之船》小说的正文讲述了一个失忆主人公S历尽艰险,最终找到了自我身份的故事。在这部分里,我们还讲述了忒修斯之船这个哲学悖论的含义,以及这个悖论和故事的联系。
在第二层故事中,我们利用两位虚构读者珍和艾瑞克对石察卡身份之谜进行交流的批注,以及《忒修斯之船》的译者柯岱拉的注释,逐步发现石察卡的真实身份。到最后我们发现,石察卡虽然不是一个具体人的名字,结局也是相对开放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推理出来,石察卡可能是一个团体的集体笔名,这个团体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做着亦正亦邪的事情,比如用作品抨击恶势力,比如暗杀某个人等等。
在最后,我们跟随两位读者关于自身经历的对话和反思,看到他们善恶两面的记忆与自我。这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了忒修斯之船的哲学含义,每个人都是一艘忒修斯之船,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我是谁”,包括自己的回忆和经历。在讲述完所有的故事之后,我们也给《S.》这本书总结出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寻找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