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清楚和流畅的文字表达,是对一篇学术论文的最基本要求。但可惜的是,有相当数量论文的文字并不合格,以至于不少学术杂志的编辑对此叫苦不迭。我也长期担任过学术杂志的主编,对文字存在问题的论文也是深有感触。所以非常高兴接受《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的邀请,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每一个做研究的人,都会面临怎样把文字梳理清楚的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提高文字水平的方法,这里我只能根据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来讨论这个话题。简单地说,我认为并没有什么把文字水平提高的灵丹妙药。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认真”二字。
本来只想谈论文的文字问题,但是发现难免也会涉及论文写作的其他方面,这里也就一起提出来讨论。本文谈三个问题,一是优化文字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反复斟酌修改;二是关于文字表达的一些建议;三是写论文的一些技术性手段。这里我想申明,本文的看法,无非是根据自己的体会而提出的一些建议,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们可以各取所需,或者提出批评和商榷。
一、优化文字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反复斟酌修改
对完成一篇论文来说,相对于收集整理资料、阐发论文要旨、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论证分析等过程,梳理文字应该是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保证文字的通顺、流畅、准确、清楚,其实没有什么诀窍,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反复斟酌和修改。受过学术训练的研究生,一般都不难达到这些基本的要求。其实,文字的许多问题,大多数可以自己先处理好,关键是自己要有这个意识和责任心,要有去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写学术论文,不可能一气呵成,必须反复修改。当然天才除外,但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一篇论文完成后,最好先放一阵,冷一下,然后再回头来读,便可以发现不少问题。
论文一定要反复修改,这也包括文字的推敲,即使严复这样的大家,也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所以我们更不应该对文字抱轻慢的态度。我们不能总是希望编辑帮助处理文字的问题,便在文字还没有认真梳理之前就投出去,这样不仅给编辑增加了负担,而且也使论文被采用的可能性降低。我自己也做过10年英文学术刊物《中国历史学前沿》(FrontiersofHistoryinChina)共同主编,对修改文字有问题的稿子,是有切身体会的。有时候一篇文章在评审之后,处于可发可不发之间,如果文字基础好,看起来清楚、赏心悦目,可能就发表了;如果文句不通,语病迭出,就干脆退稿了。这种情形有点像科举时代的书生,如果字写得漂亮,对是否能考上功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作者自己尽量杜绝文字的漏洞,再经过编辑把关,编辑部精校,这样文字便基本可以避免出错。虽然一篇论文的文字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要尽可能地减少出错。这是对读者负责,对编辑和杂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在西方,学术杂志的编辑流程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杂志的编辑们,一般都不直接改稿子。因为学术刊物大多数没有专门的编辑部,一般只有一个主编,负责杂志的学术事务,另外还有一两个编辑助理。规模较大的杂志则有若干副主编。这些主编、副主编和助理几乎都是兼职的,因此他们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对每篇论文进行文字处理。他们主要负责收稿、外审、作者修改等早期流程。一旦稿子修改完毕决定发表后,就发给出版社。出版社有专门负责出版的编辑,但也是不管改稿的,而是外包给专业的文字处理编辑(copyeditor)。文字处理编辑几乎都不是杂志或者出版社的雇员,而是作为自由职业者受雇杂志或出版社,一般不领工资,按件收费。一个好的文字处理编辑,收取的费用是很高的。这些文字编辑并不管学术内容,除了对文字进行润色修改,他们对学术征引规范也非常熟悉,可以纠正原稿中的不规范格式和注释等。而在中国,没有文字编辑这一独立职业,所以这个工作都是由杂志或者出版社编辑来承担的。这样,如果稿件的文字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将会给编辑带来许多额外的工作负担。
一篇文章完成后,已经确定不需要对内容修改之后,就可以考虑梳理文字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可能走下面几步对文字进行修改:一是在电脑上反复看,多看几遍,每次都能理顺一些句子,调整一些词语,发现一些错别字。在几乎很难发现新问题后,便可以走下一步。二是打印出纸本来读,当然这也可能是我自己的习惯,因为过去都是在纸本上改的。经常在电脑上看不出来的问题,在纸本上读就看出来了。自从有了平板电脑以后,我发现在平板上修改的感觉,和过去打印纸本是一样的,所以现在这一步就在平板上完成了。三是大声朗读,一定要读出声来。有些错字和文句不通等问题,仅仅依靠看不一定能觉察,但是一旦朗读,就比较容易发现。《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一书的英文版最后一稿交给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之前,我便从头到尾朗读了一遍,修改了非常多的地方。四是可以用软件朗读,反复听,现在许多软件都自带朗读功能,也可以下载朗读软件。听到句子不顺、意思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停下来修改,然后继续听。听一遍如果不够,可以反复听。
检查和修改文字,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找别人帮助看。做学术研究的人可能都有体会,做一个课题,经常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过程,由于对这个课题太熟悉,往往对内容的敏感性降低,不容易看出文章中的问题来。可以请同学、同事、朋友或者同行甚至自己的学生看看,也是发现问题不错的办法。现在我的论文和书,在给杂志和出版社之前,尽量请我的学生(也是研究助理)再过一遍,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
其实,我自己的每篇文章和每本书,无论是英文稿还是中文稿,都是经过了反复修改。特别是由于英文不是母语,修改起来就更花功夫。《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一书英文版,经过了多次脱胎换骨般的修改,不算在电脑上的数次大动干戈,仅全书打印出来的修改本,便不下十五六稿。年这本书获得了美国城市史学会最佳著作奖。中文翻译版也是经过反复修改,问世后,书很是火了一阵,是《中华读书报》年年度十佳图书。成都有私人博物馆托人说要买那些原稿,只可惜没远见,早送去了资源回收,错过了“发财”的好机会。我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的《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一书,初稿年就完成了,修改了4年,到年才出版。稿子每从头到尾大改一次,就另存一份电脑文件,到书最后定稿,整整12个版本!我有一篇英文论文,年开始写作,年写完,修改了4年,年才发表。
虽然修改稿子要花时间和精力,但是对提高稿子的质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而且这种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我们都知道,一旦文章发表,就会跟随作者一辈子,和自己的学术名声联系在一起,所以一定得非常慎重。现在我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当有研究生毕业,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我都会反复叮嘱,在上交论文的最后版本之前,一定要反复检查,尽量杜绝错误。对有些论文,虽然不甚满意,要求学生做内容的大改不现实,但是做文字的最后检查和梳理则是相对容易且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二、关于文字表达的一些建议
文字表达方法有各种形式,包括描述、叙事、讨论和分析等,而这些都是通过具体文字体现出来的。总的来说,文字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想到你的文字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你所讨论的问题、所论证的观点,而不是看你的辞藻如何漂亮。写论文毕竟不是写小说或者散文,不要求文采飞扬,但求文字清楚、准确、严谨、合乎逻辑。不过,如果在上述标准的情况下,文字又很精彩,那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写作需要对文字有感觉,这种感觉需要不断地写作实践才能培养。长时间不写,对语言的感觉会变得迟钝,对此我深有体会。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由于在美国攻读博士,努力为提高英文写作能力、完成博士课程和博士论文而奋斗,所以很少用中文写作。我发现中文写作的感觉没有以前好了。弥补的手段就是,在中文写作的同时,阅读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中文学术论文或书籍,慢慢找回那种感觉。也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过去为提高写作水平,要求学生多读和背诵古文。现在或许我们不需要再背诵许多古文,但是能够读熟甚至背诵一些经典范文,也是有好处的。我刚到美国时,英文写作非常糟糕,有学者就建议我找高水平的中国历史著作中英文版对照读,学习常规的英文学术表达。
写作学术论文,文字尽量简单明了、形式直白,不要绕来绕去,不要为了看起来漂亮而玩弄辞藻。虽然我们不讲究文字华丽,但是也不要过于平淡,因此建议同一字和词不要反复用(当然关键词除外),尽量用同义字词取代。尽量不要用生僻字,除非是内容特别需要。为了增加所谓“文采”而用生僻字,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会给读者理解内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学术论文也不宜使用过多的形容词,因为会造成文风拖沓,甚至转移读者对文章论题的注意力。学术论文也不宜过度使用成语。我认为成语算是一种间接的表达,要懂得作者的意思,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而成语经常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解释,与其绕那么多弯子,还不如直接用学术的语言来表达。而且,使用成语还有一个消极的结果,即可能使论文带有政治、价值或者情感的判断。如果你使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某人,作为学术研究来说,显然判断和倾向性太强,还不如具体分析某人所作所为,让读者自己去做评判。
在论文写作时,难免会使用一些专业词汇,但是对这些词汇的使用,一定要限制在最低的范围,如果对一些概念和要点,不用专业词汇也能表达的,就尽量不用。文章要写得让专业外的人也能读懂,这也是一项不错的能力。对必须使用的专业词汇,应该进行解释和限定。比如,我在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茶馆研究的第二卷中,“公共生活”是我使用的关键词之一。我在导言中,对这个概念作了明确的限定,在讨论了学术界的一些代表性观点之后,我提出的这个概念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在共享的公共空间中的活动;2、在这些地方,人们对隐私没有期待;3、人们的活动可由社会、休闲或政治原因所驱动;4、公共生活中的活动可被政治形势和政治文化所影响;5、自发的日常公共生活,而非由国家主导的各种活动(例如国家组织的游行、集会、庆典等)。这样,关键概念的准确限定,有利于读者理解这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和主要观点。
史料原文的引用要有节制,要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中文史学论文,往往喜欢引用比较丰富的资料,但有时候会造成史料堆砌。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有的论文或者专著,一整页都是引用的长段史料。英语的学术论文不主张大量引用原文,最好是经过研究者消化后的重新表述。除非是非用完整的原文不可,比如后续的分析是建立在原文文字理解或逐字解释的基础上,不引用原文便无法进行分析,可能引起混淆等。原始文献直接引用过多,会影响阅读感受,特别是原始资料,许多读者就干脆跳过不读了。史料是不会自己说话的,作者必须对史料进行解读,方能让史料呈现应有的意义。关于资料使用等方法论的问题,请参考我的新书《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在论文写作中,尽量不要用太长的段落和句子。太长的句子会增加读者对内容理解的难度,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把长句子断开。有的学者喜欢用长句,认为这样显得更有学术性。但是其实我的感觉是,除了增加阅读的障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如果一句话要让读者反复读几遍才能看懂,这不是读者的理解力太差,而是作者的表达方式或写作能力有问题。一个段落也不宜太长,如果超过半页,就可以考虑在适当的地方重起一个自然段。此外,还应该注意段落之间的连接,即承上转合,否则会觉得下一自然段来得太突然,缺乏逻辑关系。
关于处理好段落的问题,这里多说几句。在我刚到美国时,修了英文写作课,英文老师总是强调每个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就是那一自然段的主题句。所以读博的时候,老师也建议,如果课程必读材料看不完,就把导言和结论以及每段的第一句读了,这样用比较短的时间,可以把握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大意。其实,中文写作也是一样的,我不清楚现在中学语文是否讲这样的问题。除了那些纯粹的描述段落,每个段落的开始,就应该是本段的主题句。重起一个自然段,往往就是意思的转折,或者内容的延伸。因此,一个段落,一般不应该太短(写小说或文学作品除外),只有一句话的段落需要避免。如果太短,就应该特别考虑一下是否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是否可以与上边段落合并。因为很可能作者在新起一段之后,本来应该进一步展开的讨论还没进行,就又开始跳到另外的地方,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要不就是新的一段根本就没有出现任何转折或内容的发展,可能需要与上一段合并。
我自己长期在中西两种学术环境中工作,并一直坚持用双语写作,到目前为止,我的主要论著,几乎都有中、英两种版本,一般是先写英文,后翻译成中文。但是,同一本书或同一篇论文的中英文版是有区别的,中文版都经过我的修改和扩充。中文和英文的学术写作是有差别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本身不同,而且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我在用一种语言写作的时候,会一直想应该怎么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对我而言,最大的体会是受英语学术写作的影响,我的中文表达更精炼了。我发现,我的中文作品译成英语的时候,要做不少删减,感觉有些有文采的段落重复多余,有时候甚至需要重新建构段落。但把我的英语作品翻译成中文时,就很少有不必要的东西,甚至还需要往里加一些史料,否则感觉不够丰满。英语学术写作追求精炼准确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的中文写作。因此,我在中文写作的时候,我会问自己,如果我把这些资料或者讨论翻译成英文,是否会觉得累赘和啰嗦。
三、写论文的一些技术性手段
我在美国教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历史论文写作课十余年,年到澳门大学以后,仍然给学生开这门课。虽然我开的是英文论文写作课,但是我觉得,中英文历史论文写作有许多类似的标准。翻阅英文历史论文写作手册,我们会发现都会提到写一篇好历史论文的标准,而这些标准是和写中文论文相类似的。
要达到好论文的标准,需要具备许多重要因素,例如恰当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史观和学识、研究取向和角度、历史资料的掌握等等,这些因素必须是长期培养和努力才能解决的。不过,在论文的具体写作中,上面已经讨论的文字问题,应该是比较容易改进的技术性方面。此外,我想还有其他一些论文写作的技术性手段,也能帮助我们改进论文的写作。下面简要提出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和看法。
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论文题目如果不恰当,会影响到读者是否会有兴趣读这篇论文。题目太抽象,缺乏一些史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如时间、地点等限定词语,反映不出论文的研究主题;题目太大或者太小,都可能造成与论文内容不符;题目的表达方式太沉闷,一看题目就提不起阅读的兴趣;题目没有显示出学术的新发展,看起来会觉得很老套,缺乏新鲜感;题目过长则啰嗦,过短则无法涵盖必要的信息,等等。因此,题目一定要反复斟酌,使读者一看标题,大概就知道所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而且还有阅读的欲望。
作者还应该让读者尽早知道这篇论文要达到什么目的、论文的主旨、研究的问题,乃至核心观点等等读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