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心守护生命奇迹
装上药品,背起药箱,安顿好因患脑溢血而行动迟缓的老伴儿,乡村医生刘宝玉匆匆忙忙地出了门。
行医49年,每天头一件事就是去病人家里出诊,这个习惯刘宝玉从未改变过。他心里最惦记的就是自己的病人,病人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村里需要一个大夫,我要守护他们一辈子”
年,初中毕业的刘宝玉因热爱医学、为人诚恳善良,被流芳台村选送参加培训,成为一名乡村医生。“那时初中在我们村算是高文化了,村里需要一个大夫,并且选中我去参加学习,多么光荣的一件事,所以我要一辈子守护着村里人的健康。”从此,刘宝玉义无反顾地担起了守护全村百姓健康的使命,无怨无悔,一守就是49年。
49年,一万七千多个日日夜夜,刘宝玉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温暖了每个需要帮助的患者。“我主要负责原流芳台和三合庄两个村,约么着有多口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多个,行动不能自理的有40多个,谁有什么病症和习惯,得了多长时间,身体恢复情况如何,家住几栋几楼我都清楚,不用查也不用想,都装在我脑子里,我就是他们的家庭医生……”虽已年近古稀,刘宝玉却精神矍铄,对于病人的情况,他了如指掌。
刘宝玉现在工作的卫生服务站,就是他那8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家,楼道里贴着他自编的传染病知识宣传画,还有一张为了方便病人找到自己而专门粘贴的“告示”。诊室里一尘不染,散发着淡淡的消毒水的味道,药品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诊桌上的党员标识鲜明亮眼,出诊记录本放在桌子的一角。小小的诊室布置得井井有条,充满着他的精心与爱心,金色的阳光洒下来,温暖而祥和。出诊回来的刘宝玉放下药箱,将老伴儿安置妥当,他顾不上歇息,便开始了一天的坐诊。
“这个药一定要饭后吃,不然对胃不好,我都给你写纸条上了,你可别忘了啊,千万别饭前吃!”
“今天感觉见好些吗?一会再打一针,可别忘了继续吃药!”
……
刘宝玉忙碌着,不厌其烦地叮嘱着病人各种注意事项,一句简单的话他总要说上三五遍才放心。
“一接到电话就着急,我不能让病人等”
在流芳台村,提起刘宝玉,人人竖起大拇指,都说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称职的医生。
“我们宝玉随叫随到,看病看得好,脾气也好,我信得过他。”“要说刘宝玉这样的大夫,也就这一个,不管刮风下雨,晌午半夜,总是能够第一时间赶到,不信你去小区里问问,都这么说。”“我家住四楼,有一次我突然心脏不舒服上不来气,放下电话宝玉就到了,我都不敢相信有人爬楼梯这么快。”小小的诊室很热闹,前来看病的人争前恐后地你一言我一语,都对刘宝玉赞不绝口。一声声宝玉到底涵盖了村民们多少的爱戴与感谢!
在刘宝玉行医的49年里,不管是日上三竿还是夜深人静,不管是大雨瓢泼还是漫雪纷飞,他总是随叫随到,而且从不收出诊费,最多时竟一晚上出诊六次。有一次由于下雪路滑,在出诊回家的路上他摔了一跤,把腿摔骨折了。“开始我都没觉得这么严重,也没当回事儿,骑上车继续走,到家疼得下不来车我才知怀疑骨折了。”刘宝玉轻描淡写地说着。骨折之后,他依然没有停诊,坚持坐在床上为病人看病,指挥家人帮助患者拿药。但是一个星期后,想到那些年迈的、行动不便的老人,刘宝玉在家里待不住了,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家人开始用自行车推着他出诊。提到这些,他总是笑着说:“接到电话我就着急,我不能让病人等!”由于没能得到足够休养,刘宝玉落下了腿疼的病根,但是他不后悔。
如今的刘宝玉已经66岁,他不记得骑坏过多少辆车,但他时刻记得病人的召唤与期盼。
“把他们治好了比什么都强”
说起这些年的从医经历,很多人很多事让刘宝玉无法忘记。他曾在大雾蔽天的三更半夜开三个多小医院,也曾靠丰富的医疗经验救助过胃肠型心肌梗死的村民,还曾心急如焚地将产前抽风的妊娠高医院,为孩子平安降生激动到落泪,甚至为身患红斑狼疮多年的患者和很多困难村民减免治疗费用……其中最让他引以为豪的,是对肺结核病人的全程督导。
肺结核病人,刘宝玉接触过20多个,每个人全程6个月督导,监督吃药并做好记录,少一天都不行。“有人不来吃药我就打电话,我必须眼看着他们全部吃完药才放心。如果少来一天就得重新来6个月的疗程,这是浪费病人钱啊,也是浪费国家资源。如果他们不好,还可能传染给其他的人,那我怎么能安心?把他们治好了比什么都强!”问他怕不怕被传染,他摇摇头,说没想过。一名肺结核病人接近三分之二的肺部已经丧失功能却能正常生活,医院的专家,这是刘宝玉用心守护的一个生命奇迹。打针、输液、计划饮食,刘宝玉基本保持一天一趟甚至一天三四趟的频率上门为她检查身体情况,一直坚持了40余年,直至老人离世。刘宝玉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这是年世界卫生组织盖茨基金会成员来我们村检查肺结核病防治情况,当时他们给我竖起了大拇指,说一个小小的乡村卫生所,一个小小的乡村医生,能把这项繁琐的工作做得如此细致,这是很多发达国家都做不到的。”说到这项令世界卫生组织都刮目相看的成绩,刘宝玉难掩喜悦和自豪。
这么多年,刘宝玉唯一感觉亏欠的,就是老伴儿。“老伴儿住院好几次,我都没陪过,我怕有人来看病找不到我。年纪大了,孩子们都劝我不要干了,但是老百姓离不开我,这么多年我也放心不下他们。我跟他们就像亲人一样。”老伴儿看着他,露出了孩子般的微笑,眼神里充满了理解与信任。
记者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