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常常感到腹部不适,或有气攻窜胀痛,或有物积滞梗阻,最好了解下积聚这个不常见的病名哦!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积是结块,聚是聚气。
聚证发作时气聚胀满,就像帷帆鼓满了风,扪不到包块。或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缓解时则气聚胀满的现象消失。
但隔不了多久又气鼓鼓的发作,可谓聚散无常,痛无定处。此属气机被阻滞,以气滞为主。常出现倦怠乏力、食量减少、便溏等脾胃虚弱的证候。
聚证的治疗,只需要理顺被阻滞的气机就好。比如有物如条状物聚在腹部,可用六磨汤以沉香、木香、台乌药理气宽中,大*、槟榔、枳实通腑导滞。故一般的聚证,若治疗得当,可望治愈。但也有部分反复发作,或先气聚,时间长了血瘀成积的。
积证治疗起来比聚证麻烦。
积证有形且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就像霸占了个山头,有地盘来和主人较劲。包括了气滞、血瘀、痰结,但以血瘀为主。
在腹部可扪及或大或小、质地或软或硬的包块,部位固定不移,并有胀痛或刺痛。而在腹部扪到积块之前,病人大多早有所苦,相应部位常有疼痛,或兼恶心、呕吐、腹胀,以及倦怠乏力、胃的吸收能力减退等症状。而积证的后期,除上述症状加剧外,虚损症状也较为突出。
积证的治疗,需得从轻到重辨证。
#气滞血阻
积证初起,积块软而不坚,固定不移,并有胀痛。舌苔薄白,脉弦。
可用荆蓬煎丸(木香、青皮、茴香、枳壳、槟榔、三棱、莪术)理气散结,活血消积。
也可合用失笑散(蒲*、五灵脂)或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以增强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作用。
#气结血瘀
腹部积块渐大,按之较硬,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可能见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可用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治疗,以祛瘀软坚,补益脾胃。
膈下逐瘀汤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香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
在使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的同时,间隔服用具有补益脾胃、扶助正气的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以共同组成攻补兼施之法。
#正虚瘀结
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饮食大减,面色萎*或黧黑,消瘦脱形,舌质色淡或紫,舌苔灰糙或舌光无苔,脉弦细或细数。
可用八珍汤、化积丸补益气血,化瘀消积。
八珍汤由四物汤(川芎熟地白芍当归)补血,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为补益气血的常用效方。气虚严重的,可加*芪、淮山药、苡仁益气健脾。舌质光红无苔、脉象细数者,为阴液大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玉竹等养阴生津。
化积丸中以三棱、莪术、香附、苏木、五灵脂、瓦楞子活血祛瘀、软坚散结,阿魏消痞去积,海浮石化痰软坚散结,槟榔理气泻下(便溏或腹泻者宜去)。可酌加丹参、鳖甲活血软坚散结。
上述二方可间隔服,并可根据病情采用补一攻一,或补二攻一等治法。八珍汤为补,化积丸为攻。
在对积证的治疗中,不论初起或久积,均可配合外治法,如敷贴阿魏膏、水红花膏等,有助于活血散结、软坚消积。
阿魏膏,出自明朝《景岳全书》。具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化痞散结之效。
组成:羌活、独活、玄参、官桂、赤芍、穿山甲、生地*、两头尖、大*、白芷、天麻、红花、槐枝、柳枝、桃枝各半两(各15克),木鳖子(去壳)十枚,头发一团。
方用羌活、独活、白芷辛温行散,伍以乳香、没药、赤芍、穿山甲活血祛瘀,木鳖子、阿魏消痞散结。
用法:上药用麻油二斤四两(克),煎药至黑,去渣,入樟丹、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半两(各15克)、麝香三钱(9克),收膏,摊布上。用时,将膏药烘热贴敷患处。
阿魏膏除了治疗积聚痞块,胸胁胀满,肚腹疼痛,妇科良性肿瘤,还可用于治疗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及鼻咽癌、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和腮腺癌等,以及乳癌等恶症。
水红花膏,来自《类证治裁·卷三一积聚论治·附方》,具有清热消肿,活血散结之功效。
配方:红蓼子20克,大*、芒硝、栀子、石灰各10克,酒酵60克。
方以红蓼子即水红花子健脾利湿,水红花子并与大*芒硝清热解*,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桅子凉血散瘀,石灰破瘀攻积,散血定痛。
上药除酒酵外一起捣研为细粉,再入酒酵中一起捣烂成膏。取膏适量,摊于布上,贴患处,同时用熨斗在布上熨烫。
可用于妇科良性肿瘤,肚子里可以摸得到的硬块之红肿热痛。此方外敷,禁内服哦。
《内经》里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皆属积聚范畴。涉及到脾胃、肝胆、膀胱,及大小肠等部位(均属腹部)。那么积聚对应于西医学,又是啥病呢?
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核、腹腔肿瘤等,多属“积”之范畴。
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与“聚”关系密切。
提醒提醒:由于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