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陪您读的第文章
肠道白塞氏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表现
文献来源:放射学实践,年9月第35卷第9期
特别声明: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既往的观点与实践:白塞氏病(Behcet’sdisease,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系统性血管炎,特点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炎症,也可累及消化道、神经、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
随着胶囊内镜、医学影像检查的发展,肠白塞病在临床中不断被发现,肠白塞病是临床少见的特殊白塞氏病的类型,约占BD患者的10-50%,病变主要位于回肠及回盲部,形成局灶或弥散性溃疡,易穿孔、出血,常引起致命后果。
肠白塞病与其他类型的炎症性肠病均存在相似的消化道症状及发病部位,尤其以末端回肠及回盲部好发,最常见的是克隆氏病、肠结核等。
内镜下各型炎症性肠病均可发生各种形态的溃疡,极易引起误诊,肠道病变的影像学检查为肠道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线索。
本文从肠白塞病的发病部位、肠壁厚度、溃疡形态、强化情况、周边系膜及血管反应情况进行影像学统计和分析,以期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与其它炎症性肠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搜集年1月-年12月,医院经临床、肠镜或病理证实的26例肠白塞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小肠CT造影双期增强检查,影像资料完整。
所有患者中,19例病变位于末端回肠及回盲瓣,2例累及回肠中段,4例累及盲升肠,1例累及降结肠,2例累及乙状结肠,1例累及全结肠。其中多部位累及9例。
26例患者中,18例存在深大溃疡,2例存在环形溃疡,椭圆形浅溃疡3例,弥漫性溃疡3例,溃疡伴穿孔2例,溃疡伴肠道内瘘1例。
观察到病变段的肠壁厚度大于正常肠壁,静脉期的强化绝对值高于动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例患者中,病变周围肠系膜脂肪间隙清晰18例,模糊8例,3例可见梳状征,3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伴发轻度增大淋巴结及明显强化。
总之,这项研究显示,肠白塞病患者的小肠MSCT造影多表现为深大溃疡及肠壁环形增厚,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回盲部好发且回盲瓣口多变形扩大。
因此,多层螺旋CT(MSCT)结合典型的临床特征及内镜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明确诊断。
启示和影响:
肠白塞病是于年命名的全身血管炎性疾病。肠白塞病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多表现为功能障碍、腹部隐痛、腹胀、纳差等。
本组患者绝大部分以腹痛伴发热就诊,与其它消化道疾病的症状并无明显差异,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
内镜检查结合典型的临床特征及免疫学检查,仍然是肠白塞病检出的主要方法,但随着CT和MRI技术的进步,小肠CT和MRI造影检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消化道检查。
一次肠道CT造影检查可了解小肠、结肠及肠壁、邻近系膜、邻近血管及腹腔内部情况,其强大的诊断效能也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
肠白塞病可累及全消化道,回盲部高发,本组26例肠白塞病患者中累及回盲部达19例,可能与回盲部血管网丰富有关,而结肠或多部位受累的肠白塞病多见于反复发作的患者。
本组肠白塞病表现为肠壁增厚及中等程度持续强化,且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符合炎症性肠病的强化特点。
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肠白塞病免疫性血管炎主要导致肠壁血管壁炎症和坏死,从而导致肠壁水肿、坏死、溃疡形成,病理改变主要为溃疡伴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碎屑性小血管炎,局灶呈坏死性小血管炎,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黏膜下层增厚,部分溃疡周围黏膜下淋巴组织增生、水肿等。
本组肠白塞病病变段肠壁明显增厚及深大溃疡,符合其病理改变特征,尤其以深大溃疡表现突出,可能是肠白塞病的特征性征象之一。
肠白塞病主要需与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及肠结核进行鉴别诊断。
从发病部位来说,肠白塞病患者以回盲部较为多发,本组患者回盲部病变占比达79%,而CD患者除回盲部好发外,还具有其它多部位发病的特点。
由于肠白塞病是系统性血管炎在肠道的反应,所以多表现为肠壁溃疡形成,多为深大溃疡或圆形、卵圆形溃疡,而CD是肠道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也可形成溃疡,但大多表现为纵行溃疡,所以从溃疡形态上两者有一定差异。
CD也可表现为肠壁增厚,且多表现为系膜缘肠壁非对称增厚。本组肠白塞病也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改变,但增厚的部位并未体现出系膜缘占优的特点。
肠白塞病和CD均可累及回盲瓣,CD累及回盲瓣多表现为回盲瓣增厚或合并瓣口闭塞,而本组肠白塞病累及回盲瓣多表现为回盲瓣僵硬伴瓣口变形开放为主。
相关研究提示,CD小肠系膜缘增粗血管强化表现出的“梳状征”,出现率可达40-95%,而肠白塞病出现的概率较低,本组仅为11.5%。
肠白塞病与肠结核都为回盲部好发,肠结核可表现为回盲瓣的僵硬及瓣口的固定开放,与本组肠白塞病表现类似,病变周围梳状征的出现概率两者均较低,鉴别诊断意义不大。但肠结核出现溃疡的概率偏低,且多表现为环形或表浅鼠咬状溃疡。
肠白塞病主要以溃疡为突出表现,溃疡较大且深,部分可形成穿孔及脓肿,与肠结核有明显区别,可作为鉴别点之一。
虽然总体上两者影像学鉴别困难,但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肠结核实验室检查T-SPOT阳性,而肠白塞病有着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予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肠白塞病表现为深大溃疡、肠壁环形增厚、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回盲瓣口多变形扩大等特征,结合内镜及典型的临床特征多能正确诊断。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