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帝内经》
西汉
不详
该书是中医学最早的系统性典籍,也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医学理论的源头,目前学术界认为该书成书于汉代,因为年代久远,其作者已经不可考证,全文通过*帝和岐伯的对话形式来进行,该书厘定了中医学的整个世界观和方法论,比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这些理论是当时人们最先进的世界认知理论和物质分类理论,属于哲学范畴,中医学将当时最优秀的理论吸收进中医学体系,并且搭建起中医学认知体系,以此来分析人体和疾病。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中医学认识人体和疾病属于哲学层面,形而上学,热衷于探究事物的共性特征和哲学原理,这和西医学以还原论为主,探究人体的微观结构有着迥然区别。
本书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除了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规范之外,对疫病发生学也通过天文、物候、气象、体质等角度进行了阐释,其中《*帝内经》中有关五运六气的篇章中对疫病的发生确立,就五行属性进行了界定,就疫病发生的患者内在体质因素,外在气候因素,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可谓是对疫疠邪气的一种详尽描述,对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原则提出了应对之策。
2.《伤寒论》
东汉
张仲景
该书原名叫《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尊称医圣的张仲景所著,名张机,字仲景,该书是中医学历史上的一大创新之作,奠定了中医药物治疗学的基础,其中所提到的六经辨证体系是疾病辨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乃至于当今仍具有应用价值,其中因为后世战乱的原因,目前我们看到该出拆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这两部著作是宋代重新辑合在一起形成的。其中《伤寒论》主要针对的是外感类疾病的识病和诊治,《金匮要略》主要对内伤杂病进行论述。后世称为仲景所立之法使开中医治疗学圭臬的著作,后世温病学说体系也是脱化于《伤寒论》诊疗体系。
据《伤寒论》序言中记载,在汉献帝建安元年之后,张仲景家族人口因为疫病死伤三分之二以上,其中七成是因为伤寒死亡,现在我们分析,当时因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加之当时气候条件较为寒冷,地球在寒冷周期,所以百姓所得之病是以寒性疫病为主,这就是张仲景所说的七成死于伤寒。张仲景慨叹于无法诊治自己的家族,遂立志学医,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创立出六经辨证体系,以治疗当时以寒疫为主的伤寒病。相传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并且在办公之余在大堂上为百姓诊治疾病,所以称为坐堂医,这也是现在我们说的中医坐堂的由来。因为天气寒冷,好多百姓因为天冷冻伤耳朵,张仲景将羊肉生姜裹入面皮当中,煮熟分给大家,这就是北方冬至通常要是羊肉馅饺子的由来。其中在年初肆虐我国的新型冠状病*肺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以张仲景多个古方组成的"清肺排*汤",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也是古方今用的一个典范。
3.《肘后备急方》
晋
葛洪
本书是中医学的急救之书,可谓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为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该书中对多种传染病进行了详尽的记载,比如对天花症状、危险性、传染性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而且描述得十分精确。书中还提到了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并提出了结核病"死后复传及旁人"的特性,还涉及到了肠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多种疾病,可以说其论述的完备性并不亚于现代医学。书中更是提出了"疠气"的概念,认为这绝不是所谓的*神作祟,已经颇具科学的认识方法。值得提出的是,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记载出自该书,屠呦呦教授受到该书中的相关记载受到启发,采用冷提取技术,分离出青蒿素治疗疟疾,并因为此项科研成果,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医学对人类健康的馈赠。也是我国本土科学家获得的首个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项。
4.《内外伤辨惑论》
金
李东垣
该书是篇章特别短小,是李东垣写的一篇小论文,整合出版出来成为一本纠偏时弊的书。其中该书中将人体的寒热、虚实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中医治疗疾病一般从宏观入手,特别重视患者的正气的强弱和邪气的盛衰,正气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免疫力,邪气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细菌和病*感染,如果邪气比较盛,出现一些列外在表现,比如高热、大便闭结、声音高亢等,一般治疗方法是中医祛邪为主,但是李东垣在该书中提出了要辨别实证的真假,如果患者正气偏虚而邪气盛实,此时要顾及人体正气的不足,李东垣对虚证和实证的真假提出了的探索。
李东垣所处的金元时代战乱频仍,疾病流行,人民生活极不安定。其中该书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剂--补中益气汤,时代背景是元朝大*围困金朝都城3月,城内*民断粮,三月之后围城结束,饥饿了3个月之久的百姓得了一场以高热为主的瘟疫,以祛邪的办法治疗,丝毫不见疗效,为此李东垣创立此方,为热病治疗立下了"甘温除热"之法。后续李东垣观察到人民所患疾病,多为饮食失节、劳役过度导致的内伤病,而一般时医崇古尊经,因循守旧,沿用古方以治内伤各证,因而重损元气,误治而死的人为数不少。李东垣本人也久患脾胃久衰之证,深受其害。东垣在其师张元素脏腑议病的启示下,对《内经》、《难经》进行了深刻研讨,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一种系统的独创性理论-脾胃学说。东垣有感内伤热中证的临床表现与外感六淫之邪相类似,时人多不能鉴别,导致误治,故撰《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详加区分,以便后学掌握。所以说东垣治疗疫病以补益为主,是按照当时人们的体质特征和正气衰弱的情况下所订立,是对中医学治疗疫病的理论创新,但在临床应用中分析清楚其应用的条件,不能孟浪使用。
5.《十药神书》
元
葛可久
《十药神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痨瘵(结核病)专著,本书记载了治疗肺结核吐血的经验方,分别以甲、乙、丙、丁等天干次序排列。治疗方剂奇而不离于正,实用有效。
肺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肺结核,自古以来风、痨、鼓、膈四大类疾病是中医的疑难,在古代结核病是很难防治的,书中自序说:"此书得自师传,在吴中治劳症,起死者数千人",就是说这个书是作者的师父传授给他的,在江浙一代治疗结核病,救活了上千人。可见它的临床实用价值之大。书中详细阐述了证的分型和方法的分类。判定了十首合理的方剂,分为止血剂,止咳剂、祛痰剂、补养剂等。分别以甲、乙、丙、丁......十天干次序排列。治疗方剂奇而不离于正,大多实用有效,为治疗肺痨病提供了一套可遵循的治疗法则和有效方剂,如甲字十灰散、乙字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等得到后世许多医家的重视,如清代医家叶天士颇能巧妙地应用葛氏十方,并在治疗中屡见奇功。至今这些方剂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6.《瘴疟指南》
明
郑全望
本书是疟疾专著,作者结合临床实际,并且在阅读宋代所辑《瘴疟卫生方》基础上通篇说明并加以注释编纂成此书。书中论述瘴疟源流,伤寒、内伤与诸症之鉴别,以及瘴疟药用宜忌、预后等内容。
万历壬寅()年,多地发生瘟疫,蔓延流行不绝,医生大多无法有效治疗,作者在《瘴疟卫生方》,加以阐释和演绎,治疗福建、广东地区瘴疟流行,获效良好。
7.《瘟疫论》
明
吴又可
《温疫论》作为一部划时代的疫病著作,其创立了中医病邪中在六淫之外的另外一种邪气,即"戾气"病因学说,强调温疫与伤寒完全不同,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在诊疗体系中创立了疾病的表里之间的九种传变状态下的辨证论治思维模式,提出了中医学独有的膜原这种病位认识,对湿邪停滞,无法化解的状态进行了大胆革新和尝试病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创立了名方达原饮,这对温病学中湿浊的清利有重大意义。本书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
据《吴江县志》记载,在《温疫论》成书的年前后,吴县连年发生疫病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幸存。吴又可在《温疫论》原序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正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深感当时医学的不足,发出"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的感叹,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著成《温疫论》,提出必须从病因到治疗对温病与伤寒作明确区分。电影《大明劫》讲述了明末吴又可治疗瘟疫的主要经历,瘟疫流行过程中战争和瘟疫对古代人民的摧残,吴又可临危受命拯救苍生的故事。
8.《温热论》
清
叶天士
该书可谓是温病学的奠基之作,从人体感受邪气的途径上来看,进行了非常大的创新,对温邪和寒邪侵袭人体的方式进行了割裂,认为温病以口鼻吸受为主,而寒邪以皮腠经络为主,这是在疾病来源上做了大胆革新。在疾病辨识上,借用了《*帝内经》中卫气营血的概念,将温病的传变特征由浅入深,高度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层次,可谓是在中医治疗学上又一大创新,叶天士因为忙于诊务,无暇论著写作,该书是叶天士弟子根据其口述辑录而成。
叶天士订立了温病邪气有口鼻吸受的特征,这其实是现代呼吸道传染病的雏形,在疾病史上可谓是一大贡献。在瘟疫病致病过程中,如果出现舌苔白厚而腻,强调要以透散治法为主,不可过用寒凉,并且疾病在此阶段要时刻注意,不能让其加重。其中叶天士强调在疾病发展的浅层次和深层次必须建立散邪通道,并且这个通道保持打开的状态才能使得重症转轻,轻症痊愈,如果此通道关闭,则病邪深入,则容易出现重症,叶天士将此方法高度概括为"透热转气",后世温病学家对此方法也有所发挥,这也是温病学和伤寒迥异的地方。
9.《湿热论》
清
薛雪
本书是清代温病学家薛雪的著名代表作,此书的特点是重点
疫病夹杂湿邪的的情况时有,且容易引起较为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比如在年SARS流行期间,其病*的中医特性由中医专家定性为湿热性质的病*,患者通过清利湿热的治法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年流行的新型冠状病*肺炎,中医界也达成共识是湿邪为患引起。我们从近期这两期大的呼吸道传染病来看,夹杂湿邪引起的疫病是比较重的,患者化生重症的几率较大,特别是国家在新型冠状病*肺炎期间,极力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出中医药在治疗湿邪的重要地位。简单普及一下什么是湿邪,这是体内水液代谢不够通常所出现的代谢产物,人体新陈代谢机能衰退,同时在微观可以伴随有黏蛋白增加等特征,进一步阻碍水液代谢的异常,突出表现为细胞水肿、组织间液增多等表现。(中医院邱模炎;医院中医科尉万春)
10.《温病条辨》
清
吴鞠通
本书是清代名医吴鞠通先生在反复研读叶天士弟子所辑《临证指南医案》,将涉及到温病学的个别医案进行分门别类,总结并进行创新,著出《温病条辨》,其中载方首其中首均效仿于《临证指南医案》,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上、中、下三焦辨证,可以说是对叶天士温病学说体系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我们从《温病条辨》的写作体例来看,是参考《伤寒论》的写法,对每一种细化出来的温病确立相应的治法和方剂,对待治疗出现坏证和变证之时如何处理做了详尽的描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临床实践的方法,是完全指导临床诊疗的应用类书籍。
吴鞠通所处的时代是清代中叶,地球处在较为温暖的时令之中,所以当时温病流行,据吴鞠通《温病条辨》虚言中记载,吴鞠通感念至亲死于伤寒治法,遂苦心学医,并且参编的纪晓岚主持的《四库全书》子部医集的编纂工作,对中医学历代文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参合叶氏学说,最终创立出《温病条辨》,可以说此书是中医学治疗温热类疾病的一次革新,如果说温热论是发端,那么《温病条辨》就是奠基之作,是对《伤寒论》诊治体系的有效补充和完备,是治疗对治疗热性瘟疫提供了完整的成体系的治法体系。在中医学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疫疹一得》
清
余师愚
《疫疹一得》,是记载热性疫病的专书,作者余师愚是安徽桐城人,因为作者父亲因为疫病死亡,所以对疫病的诊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将研究的心得记载出版成为本书。全书重点论述疫疹的治疗,作者擅长用石膏治疫疹、温病,曾有"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突出了治疗中大剂量应用石膏的方法,创立了清瘟败*饮等效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疫疹治法。作者对疫病的发病中,注重天文、物候、气象的研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记载:"乾隆癸丑春夏间,京中多疫。以张景岳法治之,十死八九;以吴又可法治之,亦不甚验。有桐城一医,以重剂石膏治鸿胪(注:官职名)星实之姬,人见者骇异。然呼吸将绝,应手辄痊。踵其法者,活人无算。有一剂用至八两,一人服至四斤者。虽刘守真之《原病式》、张子和之《儒门事亲》,专用寒凉,亦未敢至是,实自古所未闻矣。"我们看到纪晓岚详细记载了北京瘟疫流行的情况,其中所说的桐城一医就指的是余师愚,当时京城名医应用多种方法不见效果,余师愚以清瘟败*饮为主方,以超出常用剂量数十倍的石膏进行治疗,救治了非常多的患者,这也看出我们古代中医界先贤应对疫病所作出的努力,这也是我们要树立名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
12.《广瘟疫论》
清
戴天章
《广瘟疫论》,又名《瘟疫明辨》。温疫著作,本书是吴又可《温疫论》的推广发挥著作,主要论述病发于里的温热病的辨证论治,对伏气温病的脉因证治的阐发有突出贡献。书中着重研究伤寒与瘟疫的辨证,特别是早期症状的鉴别,不仅提出瘟疫早期诊断要点,并详述常见证、疑似证、危重证、后遗证、兼夹证,对每证的病理、鉴别、主治方药均作了比较精确的分析。证之临床,多切实用。论瘟疫病机与兼夹诸证较吴氏详备,概括治瘟疫五法亦较《温疫论》明晰。
一本好的医学书籍可以救民于水火,所以一直会有人所推崇,就像戴天章对吴又可推崇倍至,认为吴又可的治疫专书《温疫论》古今中外所罕见的,其作用可以使得混沌的天空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来照明,但是因为看到这么好的书不能很好地推广和加以利用,遂为弘扬吴氏的学说,结合自己的多年临床经验,对《温疫论》进行了注释、增订、删改,主要是为了辨别瘟疫的诊治和伤寒是不同的,所以才把书命名为《广瘟疫论》。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人对疫病的认识是逐渐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可以看到古人的医者仁心。
13.《白喉治法忌表抉微》
清
耐修子
此书是治疗白喉的专著,作者参考郑梅涧、张绍修二家治法并且结合个人经验撰成此书。该书中主要的学术观点是反对用发表之剂治疗白喉,推崇养阴清肺之法。并且介绍了诸多治疗白喉的验方。
白喉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们在治疗白喉的过程中提到的重要的治疗方法就是不能够按照常规咽喉病来治疗,要突出养阴的作用。按照这个思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首都白喉流行,首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思路引导下,研制出了院内制剂白喉合剂,其中主要药物就是熟地,作为治疗白喉的特效药物。
14.《松峰说疫》
清
刘奎
刘奎,字文甫,自号松峰山人,所以将其专著命名为《松峰说疫》,本书是继《温疫论》之后强调了瘟疫之名义,将疫病分为瘟疫、寒疫、杂疫三类,提出治疫病最宜通变、"瘟疫不可先定方"的主张,倡导瘟疫治疗的八种方法,不仅阐发了《温疫论》之下法,而且对汗、下、清、和、补等五法的临床应用均阐明理、法、方、药及应用注意事项,突出辨证论治精神,并且所设方药实用便宜,补本草之所未备,其说独有见地,遂成一家之言。
该书的源流自《*帝内经》运气学说,下宗吴又可《温疫论》等诸家著述,且有自己独特见解,其所论治疫之法,是吴又可以来最详尽者,丰富了瘟疫治疗的内容,对瘟疫病研究有较大贡献,甚至流传到日本,成为研究治疗瘟疫病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对传染病之传染源,传播途径的阻断隔离与消杀,易感人群,特别是医护人员的保护都已有了创见性的认识和措施,对中医后世医家预防治疗疫病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15.《时病论》
清
雷少逸
该书为首部关于时令病的专著。该书中所说的时病,是不同于疫病的一类因四时不正之气引起的季节性多发性疾病。其书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8句为全书大纲,这是中医学四季联动和相互之间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罗列各季的疾病、治法、方剂以及作者的医案,书末附13篇医论,这本书开启时病专门研究之先声。
本书主要论述的是时令性多发病,但对疫病的发作,在不同时令特征下疾病的性质鉴别具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
16.《二分析义》
清
陈良佐
本书是一个治疗热性疫病的方剂的专著,即陪赈散,作者认为凡是遇到饥荒的年份,就会有赈济灾民,在赈济过程中伴随瘟疫蔓延,就需要用到这个方子,所以叫做陪赈散。散者,疏散的意思,专望有位之君子,以及草野慕义之士,随力施济,散给于人,以寿民也,此陪贩散命名之意也。此方是作者静心临床实际自创所得,作者说"此方群书不载,亦非师传。予以天下后世百万生民之性命为重,是以日不暇食,夜不就寐,以半生之辛苦,尽卒于此。"这个方子既不是古书记载,也不是师父传授,是自己以天下百姓性命为己任,昼夜不食不寐,融合了作者半生的中医临证辛苦研究出来的。这个药一剂只有一钱八分二厘五毫重量,据记载患者吃了就能够苏醒,半天就能痊愈,救活的人数不过来,但是二十余年来并不受到重视并不受值。每年自交春分后至秋分前一百八十二日之间,但有后开诸病,俱可服之。若一交秋分后,及未交春分前,即有疫证,此药俱不可服。须知立方之旨专为热疫起见也。
清代雍正年间,中原地带出现饥荒,赈济及时,同时伴随发生瘟疫,当时作者当时在河南旅游,认为这是热疫病,定立热疫证方,药非常平常,但是功效极其神速,所以叫陪贩散。为何专著名为《二分析义》,以热疫多在春分后秋分前的缘故。道光年间,绍兴水灾后热疫流行,按方制送,救活许多人。这个方子是治疗疫病特别有效的方剂,不单独对饥荒和兵患时候的重要药物,即使是太平年间,丰收之年,如果遇到热性瘟疫,效果也特别好。
17.《伤寒瘟疫条辨》
清
杨栗山
作者痛心于医界对病寒病温两者混淆不辨,泥于伤寒方药治温热病,贻患无穷。针对时弊,作者撰写了92则辨析之论,力辨温病与伤寒在病因、病机、症候及方药上迥异。全书条分缕析,力主寒温分立,故以《伤寒瘟疫条辨》为名。杨栗山继承了雍正初年专治热疫的陪赈散,更名为升降散,将其学术上升华到更高的层次,提出了升清降浊学说。全书共6卷,前三卷为辨析之论,计92则,后三卷为方药。卷一系总论诸项,其中"温病与伤寒根源辨"、"温病与伤寒治法辨"、"温病是杂气非六气辨"等篇,尤为辨的精细。卷二为辨证,对瘟疫伤寒见证之异详加辨析。卷四、卷五中收录正方首,附方32首,其精华所在为以升降散为首的治温15方。卷六记载种本草药物。
本书主要针对寒疫和瘟疫的主要鉴别点进行展开,并且将陪赈散更名为升降散,阐释了此方的中医学原理并发扬光大,后世著名医家如蒲辅周、赵绍琴亦钟情于此方,在临床加以应用,效如桴鼓。蒲辅周教授在建国初期是中央保健局首席顾问,其在治疗寒疫和瘟疫中喜用此方加减变化应用,可谓是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后世有"络病学"论述,其中对温热邪气首重开启络脉进行治疗的思想源头也是来自本方,可见本方在中医治疗史上的意义。
18.《鼠疫约编》
清
郑肖岩
本书是在《鼠疫汇编》(清·吴子存撰,原名《治鼠疫法》,后经吴氏友人罗芷园增辑,改名《鼠疫汇编》,已佚)的基础上,删去其繁复芜杂的部分,调整其编次,订正而成。全书共为8篇。分别介绍鼠疫的预防,辨证及治法,并附医案及验方。
鼠疫和霍乱是甲类传染病,清代对鼠疫的治疗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医院邱模炎;医院中医科尉万春)
19.《痧胀玉衡》
清
郭志遂
本书是治疗痧胀的专书,上卷载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列各痧症症状,并附以治疗验案;下卷列各痧症备用要方。书中详载刮痧之法及放痧十法,所载方药包括汤、丸、丹、散各剂凡五十六方,便用七方及绝痧方,收录治痧药七十余种,可称为痧症全书。后世治痧症者多宗其说,所载刮痧、放痧之法,多渊于此。
作者在安徽、江苏、浙江一代游离,发现当地百姓容易患一种以腹痛欲死、闷胀不舒、皮肤痧疹的疾病,遂发奋著出此书。
20.《疟疾论》
清
韩善徵
本书为疟疾专著。其自上溯源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并且参合清代温热病诸学派,辑录历代医家治疟论述。对疟疾脉、因、症、治等多方面内容予以充分论述。末附古今疟疾医案和治疗方剂。
此书是对疟疾治疗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21.《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清
王孟英
该书是作者在防疫一线所写出来的一本书,王氏感叹自《诸病源候论》,《三因方》等提出本于风寒之说,后世医家便认为霍乱有寒无热。王氏根据多年经验,提出霍乱有寒热之分,这是对霍乱的病性提出了切合临床实际的革新。热霍乱的流行就像瘟疫,这是人们所能认识到了相同之处,寒性霍乱偶儿也有人得。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所记载的霍乱是平常意义上的霍乱,如果在治疗霍乱过程中默守这种陈规,就像腐儒带领兵马打仗,是肯定要失败的,所以在道光十八年()撰写《霍乱论》二卷。同治元年(),正直太平天国运动,王氏避乱于上海时,同时江浙地区霍乱流行,诸多医家治疗方法之后,疗效低下,死者甚多。而《霍乱论》的刻板存在杭州,恐怕也因为毁坏而不复存在,所以在众人的请求之下重订《霍乱论》,名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内容较《霍乱论》约扩充一倍,并且最为详细。书中辨别疫病引起的霍乱与非疫病引起的霍乱的差异,并且提出霍乱疫邪可以因为环境所生。
清末霍乱在江浙流行,以王孟英为首的诸多名医提出水浊、气浊等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引起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已经具备的现代预防医学的雏形,同时提出热气、病气、尸气的概念,这些事引起霍乱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王孟英倡导洁净水源,保护好环境卫生,疏浚河流以清除污染是预防霍乱流行的重要因素。
22.《瘟疫霍乱答问》
清
陈虬
是对霍乱的治疗即时性问答。
2年浙江霍乱流行,陈氏以白头翁汤加减等方治疗,颇有效验,遂编此书。作者辨析瘟疫霍乱,对其病因、治法等简要回答。
23.《霍乱审证举要》
清
连文仲
本书论述霍乱阴证、阳证,并且参考西医学阐发各地不同的水土气候对霍乱发病的影响,列表辨析霍乱诸证的脉证特点。书后附录王孟英《霍乱论》中一些方剂、连氏经验方及外治、针灸各法,曹炳章又增补霍乱寒热辨证等内容。
对霍乱的进一步阐释,此书特征是加入了西医学知识,我们逐渐看到了西医学传入我国之后,与中医学的相互融合过程。
24.《烂喉丹痧辑要》
清
金德鉴
本书是作者在上海所著,作者精研喉科,悬壶沪北,主要针对烂喉痧所著。
烂喉痧、烂喉丹痧、疫疹、疫痧,都是同一疾病的别称,是因感受痧*之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急性时行疫病。临床主要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有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本书在清末对该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5.《疫喉浅要》
清
夏云
本书是一部治疗喉部急性传染病专著。该书上卷主要论述疾病,从人体人体正面、背面穴位图开始论述,之后分为七部分论述疫喉的辨治,下卷主要论述方剂,先说明内服方药,分清透、清化、下夺、救液之剂,共十八方,每方名前冠以"清咽",所以治疗咽喉部的传染病主要以以清凉为主。创立清咽汤,凡疫喉初起,要先服用,随后按照辨证论治进行。其后附有十三应用良方及漱、吹、洗、敷等外治之方。后附《新补会厌论》一篇,对会厌的解剖、会厌腐渍之险恶危症有一定认识。
该书对病位集中在咽喉部的急性传染病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26.《重订广瘟疫论》
清
陆懋修、何廉臣
本书是在戴天章所撰的《广瘟疫论》基础上,后经陆懋修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再经何廉臣参考前贤著作,进行综合印证、增删补充、悉心重订,最终订名为《重订广温热论》。该书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体内郁火不散是引起温病发作的主要病因,可谓是对温热类疫病的病因进行了有效的补充,病位认为温热四时皆有,并且进一步阐释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的本质区别。简要解释一下这两种温病的特征,新感温病,就是感受自然界邪气之后立即发作的温热类疾病,伏气温病就是感受自然界邪气之后潜伏一段时间,因为某种因素诱发所发作出来的疾病,特别是伏气温病的描述其实对当今传染病所具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的认识是极为相合的,古人在潜伏期的认识上可谓是走在了前列。该书另一个创新的创立了伏气温病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形成了"一因、二纲、四目"这样一个此前未得系统阐述的较为完整的辩证论治体系。
清末至民国名医对瘟疫治疗方法的再一次有效补充,这为疫病的治疗提供更具操作行的方法论。
27.《霍乱新论》
民国
恽铁樵
本书中对霍乱的治疗当以救急为先。作者认为此病初起寒热错杂,很难辨别,古书对于霍乱,多仔细辨别寒热,但是不知道这个病的病因是来不及辨别寒热的。若医生先以寒热两字,横梗胸中,则治此病无有不误事者。是什么原因呢?因此病初起,往往寒热症象,错杂而见,稍一徘徊,则病邪深入而不可救治,所以霍乱首要要注重霍乱的救急为务。
透过现代医学,我们认识到霍乱是由于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在清末卫生条件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其预防措施是及其薄弱和简陋的,通过不同时代的中医人对该病的诊治提出一些列创新的见解和方法,可谓是中医学认知疫病的重要范式。(中医院邱模炎;医院中医科尉万春)
中医爱好者如何快速学中医,西医如何快速转中医,中医从业者如何快速提高,针对基层医生和的情况,是不可能重新返回大学课堂来脱产学习,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重担扛在肩上,没有精力也不能安心来学习中医,并且,实践证明,光靠课堂理论是学不好中医的,基层医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具备一定快速学成的条件,但是需要合适的路径和方法,那就是从中医经方学起,必须有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带指导,边学边临床,学习工作家庭都不误。
医易同源杨兆林院长根据二十多年的经方临床和多年的带徒经历总结出了一套教学带徒经验,欢迎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一线医生前来咨询了解。
购书可以添加或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