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谢晶日教授治疗泄泻的中医辨证思维及论治
TUhjnbcbe - 2021/3/10 14:43:00

泄泻,中医病名,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而“泄”“泻”分别有着不同的含义——泄:是指大便溏薄而势缓;泻:是指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

《内经》中认为:“风、寒、湿、热皆能引起泄泻,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景岳全书》认为:泄泻病位在脾胃;治疗上以利水为上策,但不可滥用分利之法。陈无择认为:情志失调可引起泄泻。《医宗必读》:提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泄泻与西医学的关系:器质性疾病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功能性肠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

在分型上,谢晶日教授认为,泄泻在中医的辨证上应该分为6种类型。即寒湿泄泻、湿热泄泻、伤食泄泻、肝郁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

在治疗原则上,谢晶日教授认为,应以“运脾化湿”为主。具体治疗原则如下:

1.暴用分利,久宜升提

2.注重邪滞,涩不温投

3.久泻多变,明辨寒热

4.湿盛土虚,善用风药

5.温燥分利,勿忘脾阴

1/寒湿泄泻

治法:疏表散寒,芳香化湿

2/湿热泄泻

治法:清热利湿

3/伤食泄泻

治法:消食导滞

4/肝郁泄泻

治法:抑肝扶脾

5/脾虚泄泻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6/肾虚泄泻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预防调护:适寒热、慎饮食、调情志

注意:中医辨证论治还需结合每个人不同的体质及病因病机,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处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谢晶日教授治疗泄泻的中医辨证思维及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