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新新
在有些人眼中,生酮饮食是最好的饮食,它能减肥、治病、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在另一些人眼中,生酮饮食是最糟糕的饮食,它极端、有风险、甚至让人中*……
两方阵营争论不休,谁都说服不了谁。双方叫骂得热火朝天之际,中国医学界对生酮饮食一直未有太多评述。
但年初,《实用临床医药杂志》连续三期刊登了生酮饮食专家指南与共识,将生酮饮食正式纳入治疗肥胖和干预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运用,证实生酮饮食不仅仅只应用于癫痫人群。
署名的专家来自医院,包括中国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署名专家江波
医院
这三篇论文分别是《单纯性肥胖的生酮治疗临床路径》、《生酮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年版)》、《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年版)》。
我们可以从这三篇论文,了解生酮饮食在干预单纯性肥胖(非遗传、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肥胖)、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这三种慢性疾病上的原理、操作流程和实际效果。
01
///
生酮饮食的官方定义
在论文中,专家给生酮饮食下了明确的定义:
生酮饮食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为:脂肪70%~75%,碳水化合物3%~5%,蛋白质20%~27%。
这里的供能比,指的不是重量占比,而是提供能量的占比。
1克脂肪可以提供9大卡能量
1克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4大卡能量
1克蛋白质可以提供4大卡能量
假设一名进行严格生酮饮食的女性,每天摄入大卡食物,那么她一天大约要吃克脂肪,60克蛋白质和15克的碳水化合物。
可以看出,专家定义的生酮饮食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规定得非常苛刻。15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半根香蕉、三分之一瓶毫升可乐、四分之一碗米饭中的碳水含量。
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区别对待,整体而言,一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得超过克。在规定三大营养素比例外,生酮饮食还推荐每日摄入30g膳食纤维,及不少于ml的饮水量。
02
///
生酮饮食的好处
在这三份指南中,专家分别指出,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生酮饮食,有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1.治疗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指的是肥胖患者并没有代谢障碍疾病、内分泌紊乱、家族肥胖病史,只是单纯肥胖。通常来说,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8kg/m2以上。
BMI=体重(kg)÷(身高(m)*身高(m)),它是衡量一个人体重是否正常的指标:
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3.9
过重:24-27.9
肥胖:28-32
非常肥胖:高于32
以一个cm,kg的男性为例,他的BMI=kg÷(1.8×1.8)=30.86,就属于肥胖人士。
生酮饮食能有效减肥,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
◆增强饱腹感
蛋白质和脂肪的饱腹感,比碳水化合物更强。多吃蛋白质和脂肪,可以减少摄食总量。
◆抑制食欲
生酮饮食后,身体分解脂肪产生酮体供能,而酮体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
◆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
生酮饮食可以降低胰岛素水平,而胰岛素是促进脂肪合成的激素。胰岛素水平降低,更有利于脂肪分解,并有效抑制脂肪合成。
◆加大能量消耗
生酮饮食后,身体在需要葡萄糖时,需要靠脂肪或蛋白质通过糖异生作用,形成葡萄糖。而糖异生的过程,会带来能量消耗。(具体可以看这篇:哈佛研究:低碳水饮食,每天多消耗卡)
◆生酮饮食搭配抗阻锻炼,可以帮助增肌
抗阻锻炼指的是,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比如举哑铃、俯卧撑等。生酮饮食同时做力量锻炼,可以在减脂的同时,达到增肌效果。肌肉增多,基础代谢也跟着增加,更有利于减肥。
2.干预糖尿病
除了减肥,生酮饮食还作为一种新的2型糖尿病干预方法,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展开大量的临床研究。
这些研究发现,生酮饮食能有效降低糖尿病人体重、腰围、胰岛素水平,改善病情并减少用药。
以中国一项研究为例,在生酮饮食和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体重、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明显下降。
在干预过程中,许多糖尿病患者的其他症状,如脂肪肝、高血压、心脏功能减退、失眠、便秘、皮肤瘙痒、四肢麻木、视力减退等,均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
2型糖尿病患者能从生酮饮食中受益,主要是因为生酮饮食有以下4个好处:
◆降低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经过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而升高血糖。生酮饮食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直接减少了糖分,从而降低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
降低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都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大帮助。
◆胰岛素水平下降
限制碳水化合物导致血糖水平的下降,负责降低血糖的胰岛素便无用武之地。因此,生酮饮食同时让胰岛素的波动减少、峰值降低。
◆改善胰岛素敏感度
生酮饮食配合适当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
过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还会提高甘油三酯。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低碳水饮食,能降低血浆甘油三酯,进而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
3.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慢性妇科疾病,是导致女性不孕的最常见原因。
多囊患者,通常有月经周期不规律(一年少于6次)的情况,大约有30-70%的患者有胰岛素抵抗。
临床经验证实,部分多囊患者体重减轻10%-15%,可以恢复月经。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以让40%-50%的多囊患者,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恢复规律月经。而生酮饮食既能有效减重,又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可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03
///
生酮饮食的可能风险
在肯定生酮饮食好处的同时,专家也指出,生酮饮食有一定风险,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生酮饮食。
1.生酮饮食的不适宜人群
◆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患者
在《糖尿病》指南中,专家抱着谨慎的态度,特意指出能治疗2型糖尿病的生酮饮食方案,并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这说明,不同型的糖尿病人应采取相应的专业饮食指导,不能笼统地使用同一种饮食方案。
◆脂肪代谢障碍人群
生酮饮食结构中,脂肪的占比很高,天生患有缺乏特定脂肪分解酶疾病(长链3-羟基脂酰辅酶缺乏症、中链3-羟基脂酰辅酶缺乏症等)的人,不适合生酮饮食。
◆心、肝、脾、肺、肾功能严重障碍者
◆其他疾病患者
胰腺炎病史、活动性胆囊疾病、中重度肝功能损害、频发痛风、肾衰病史、泌尿系统结石、家族性血脂异常、慢性代谢性酸中*、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正在感染或者体质非常差的患者。
◆口服以下药物病人
抗癫痫药如唑尼沙胺、妥泰和乙酰唑胺可引起酸中*,与生酮饮食一起治疗会加重酸中*。
◆怀孕期和哺乳期
除了以上人群不适宜进行严格的生酮饮食外,部分人群在刚刚开始生酮饮食时,会出现不适反应(适应期),论文中也给出了指导方针。
2.不良反应及对策
生酮饮食后,肝脏分解脂肪产生酮体,代替原来的葡萄糖供能。在身体还没有适应酮体供能前,会有些不良反应出现。但当身体适应后,这些反应便会逐渐消失。
在生酮饮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
◆饥饿感
在生酮初期,出现饥饿感属于正常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逐步适应生酮状态后,饥饿感会逐步消失,这一过程需要一至数周,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而异。
◆虚弱、头晕和疲劳
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身体脱水和矿物质流失,可通过补充矿物质、水、绿叶蔬菜改善。(详细请看:低碳水后,电解质怎么补充?)
◆恶心、呕吐
如果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形,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比例。
◆困倦或嗜睡
由于身体还不适应用酮体,所以生酮初期会出现困倦、嗜睡症状,一般1~2周内消失。
◆腹泻
如果出现腹泻,主要是脂肪吃得过多,建议降低膳食的脂肪比例。
◆血脂异常
如果出现血脂异常情形,建议降低脂肪比例,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
◆皮肤瘙痒与风疹
有些人生酮后,身体出现瘙痒和皮疹,这主要是因为酮体丙酮从汗液排出。
出现这种情况,建议生酮饮食者每天用弱碱性沐浴露洗澡2次,1-2周后即可缓解。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可降低生酮饮食的脂肪比。(详细请看:怎么消除酮疹?)
◆便秘
生酮饮食期间,如果没有摄入足够膳食纤维、补充电解质,就容易引起便秘。建议补充镁剂、膳食纤维等来解决便秘问题。
◆低血糖
若出现低血糖症状,则需要调整饮食方案,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直到情况稳定为止。
◆过分酮症
通过血气分析,若pH值正常,可继续进行生酮饮食。若pH值过低,应该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比例。
如果血液pH值低于正常值,少数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轻度酸中*,这时候需要多饮水或苏打水。一般情况下,无需就医,饮水后30分钟左右可缓解症状。
轻度酸中*和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酮酸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通过引用苏打水就可缓解,后者95%发生在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典型症状为血糖及血酮双高,需要及时治疗,否则有生命危险。
04
///
营养性生酮≠糖尿病性酮症
共识除了详述生酮饮食的可能风险,还专门理清了「营养性生酮」和「糖尿病性酮症」两个不同的概念。
营养性酮症,是指人体在极度饥饿或极少碳水摄人的情况下,适量的脂肪转化为酮体后进入血液的一种状态。此时血液中的酮体控制在0.5-3.0mmo/lL,血液pH值正常,无酸中*症状。
相反,糖尿病性酮症是一种严重的病理性状态。它指的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的脂肪分解为酮体并释放到血液中。此时血酮浓度通常3.0mmo/L,血液pH值偏酸,有严重的酸中*症状。
由此可见,安全的营养性生酮,和危险的糖尿病性酮症,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05
///
最后的话
这三篇论文,以客观的角度,科普了生酮饮食的好处,以及需要注意的风险。中国数以亿计受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折磨的人,除了传统医疗手段外,现在多了新一种治疗办法。
一直以来,野兽生活就不遗余力地科普高糖、高碳水的健康危害,从最初的无人知晓,到中间的将信将疑,再到后来的毁誉参半,低碳水理念在风雨中不断前行。
如今这三篇官方论文,与我们一直以来倡导的理念、观点,都很一致,也为生酮饮食、低碳水饮食澄清辟谣。
在你身边,可能也有一些受慢病折磨的亲朋好友,但他们却丝毫不知道过量碳水、主食、粥、米饭、馒头可能带来的伤害。
他们为健康做了很多努力,
却免不了肥胖、糖尿病的折磨。
也许这3篇论文可以帮助他们!
打开对话框,回复“论文”,获取这3篇论文。
转发给家人朋友,为他们打开健康新道路。
-end-
点击下方关键字,了解更多科普干货
哈佛研究
营养性生酮
减肥
糖
胰岛素
糖尿病
TimNoakes
电解质
便秘
适应期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