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便血、腹痛、消化不良时,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做胃肠镜检查,但检查后却未发现异常。
这是因为有些病灶可能藏在“深处”——小肠之中,胃肠镜检查根本看不到。
小肠迂曲冗长,是人体消化、吸收和分泌的主要场所,成人长度约5~7米,占消化道总长度的70%~75%,也是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
食物经过食管、胃后,先进入小肠进行营养吸收,最后才进入大肠。而胃镜经口腔进镜,主要观察的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结肠镜经肛门进镜,主要观察下消化道。
居于中消化道、九曲十八弯的小肠一旦发生病变,诊断、处理起来困难重重。
以往,由于无法对深部小肠常规进行直视下检查,临床医生对小肠疾病的认识也相对陌生,小肠疾病成了误诊率和漏诊率最高的疾病。
小肠疾病表现
患上小肠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腹部包块、出血、贫血、消瘦、梗阻等。
当有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小肠)出血及缺铁性贫血、疑似小肠肿瘤或增生性病变、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怀疑小肠克罗恩病或肠结核、相关检查提示小肠存在器质性病变,以及不明原因腹泻或蛋白丢失等的患者,做胃肠镜往往都是“未发现异常”的,这可能就预示病灶藏在小肠“深处”。
如何检查小肠疾病
胃肠镜查不到,可做胶囊内镜来检查小肠。
胶囊内镜虽然提供了检查小肠疾病的便利性,但对于有憩室、先天小肠发育畸形、狭窄、炎性疾病造成小肠狭窄的患者来说,可能出现胶囊嵌顿。同时,胶囊内镜即使发现小肠有病变,也不能及时取出病理或治疗。
除此以外,小肠CTE、胸腹盆MRI、肠道彩超等检查的最大问题也在于无法第一时间取到小肠病变部位,进行明确诊断。
因此,临床上常建议进行小肠镜检查。
小肠镜是通过经口、经肛或经口和经肛对接的方式进镜,完成全小肠无盲区式检查,不但能全面检查全段小肠的黏膜情况,对一些特殊炎症性疾病也具有重要价值,还能取到病变部位进行明确诊断。
更重要的是,行小肠镜检查时也可开展小肠狭窄、出血、良性肿瘤、取异物(如胶囊内镜嵌顿)等一系列的内镜下治疗。
本文指导专家
小肠内镜科郭勤副主任医师
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专业介绍:在临床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处理消化内科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特别擅长小肠疾病和炎性肠病的诊疗;熟练掌握各种消化内镜的操作,熟悉各种内镜下诊疗,特别是小肠镜检查及治疗(小肠镜下狭窄成形术、EMR、肿瘤局部治疗,异物取出、内镜下血管瘤治疗等)。
擅长领域: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小肠镜诊治,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
社会职务:兼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性肠病学组内镜俱乐部委员,湖南省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炎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小肠镜组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IBD专委会委员,湖南省IBD医生联盟理事,中南大学“”人才,医院“”人才,国家卫计委“极光计划”专家,国家精品课程内科学和临床技能学骨干教师,美国CITYOFHOPE国家医疗中心访问学者,湖南省炎症肿瘤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广东省药学会IBD学组副组长。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炎症性肠病门诊)、周三上午(消化内科门诊)
责任编辑:张源泉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终审:朱昌平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