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当中我们说到了所谓的“表里”疾病,感兴趣的读友可以看一下。
内热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这张方子不止用于“感冒”
但除了这两个部位之外,还有一些难以定位的部分不能归于这两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到的部位,八纲辩证中称之为“半表半里”,脏腑辨证中通常归为“肝胆”,六经辨证中称之为“少阳”,现代认知中的淋巴等也都归属于其中。
那么对于这个位置有哪些规律和方法可言呢?我们逐一来解决。
什么是“少阳”?
想要知道“少阳”的病理,就必须要先明白“三焦”是什么,所谓三焦,它发源于肝,可以这么说,人体周身上下三焦无所不在,而且内连接五脏;在外遍布皮里肉外,是一种网纱状的类脂肪性结缔组织,所以唐容川称之为网状油膜。
如果看过新宰杀的猪,就会发现,在其皮下肉上、腹内、五脏各处都可以发现这种结构物质,有的地方叫做“网纱痨”。
所以可以说,三焦是人体体液的运行通道,人体的淋巴系统为其中之一部分。
因为其发源于肝,所以陈潮祖教授认为,三焦属于肝系之一,肝系包括肝脏、胆腑、胰体、筋膜、三焦、眼窍六个部分。肝脏之内有管与胆囊相连,胆管上接胆囊,下与输送胰液的胰管汇合,与小肠上端相连,组成肝胆管道系统。
由肝系筋膜及其膜外组织间腺组成的三焦,遍布于全身上下内外,介于一切组织之中。
同样,由筋膜层层包裹组成的眼球,内通脑膜,下通三焦,乃肝之外窍。这也是肝开窍于目、肝主津液、肝主疏泄、肝主筋膜等说法的由来。
“少阳”有什么证候?
病入少阳,人体主要会出现三种障碍:一为三焦水饮停滞;二为肠部的积滞;三为水饮停滞与肠部积滞同见。
三种障碍之中,肠部的积滞在少阳证中影响最小,但要是反应过度则又会入阳明成为“里证”而用承气汤法来下之,反应较小的则可以使用小柴胡汤,使得上焦津液通畅而大便得下也。
三种障碍之中,以三焦水饮停滞最为复杂。因为三焦是人体的水道,内连肠胃等脏器,中连血脉及各种脉管,外连肌肉皮肤。所以水饮也可以停于人身体各处,而表现出各种独特之症状,这也是“四饮”的共同证候。
三种障碍之中,以水饮停滞与腑实相兼者最为严重。最严重的时候上有固痰,下有燥屎。此时若是去其痰饮,则受肠之阻不得排出;若欲去其肠结,则燥屎虽去而痰仍阻于上,并且人因此更虚而病更重。
三焦与之相关的功能运行规律
当人所饮之水或食物中之水分进入胃肠后,由胃肠吸收而入三焦水道之中,循三焦水道周流营养全身,古人以此为脾之功能,名为脾主运化,主升清。
血运能够影响水运,肺循环正常则水运正常,所以也叫做肺主水道,主肃降。
水运正常,水液能达于皮肤,由毛孔出而为汗;人体生成之废料(即代谢产物)经水道入血液,由血液入肾,经肾重吸收后排出体外而为小便,故日肾主排泄。
此水液运化之全过程,是生理之常也。故举凡胃肠、脾、肺、肾、皮肤、血液、三焦水道,其中的一部异常,就会使得三焦水运失常而病,痰饮、水肿、流涕、水气以及小便不利等等。
其中,痰者、涕者乃水浊经三焦水道溢出后,积于食管、气管部位,影响肺者为痰,出于鼻者为涕;积于身体各,聚而成核者为痰核、怪痰。
饮者、水气,乃水浊从三焦水道滥出后积于胃脘部,即食管、胃脘部以及肺管、气管之中。
饮与痰的对比
拿饮与痰相比较:痰者,为*稠而粘、少而难攻出者,属阳,故适宜用凉药,如麻杏石甘汤等;饮者、水气者,稀也,为稀白而有泡、喉间有呼噜声者,属阴,宜用温药,如小青龙汤、二陈汤、半夏茯苓汤之类;痰饮者,为饮经热煎而欲化为,故介于饮之间而见*白之色,宜用苓桂术甘汤等治之。
关于这类知识还有很多,一篇并不能完全诠释,之后的文章当中我们再细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