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1
TUhjnbcbe - 2022/10/25 23:29:00
北京儿童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21064.html

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

第一讲、如何去审题

第二讲、作文结构例析

第三讲、记叙文常用构思技巧

第四讲、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得充实具体

第五讲、文章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第六讲、结尾例说

第七讲、“擦亮”作文的“眼睛”

第八讲、细节决定成败

第九讲、写出事件的波澜

第十讲、以鲜活的语言取胜

第一讲、如何去审题

认真审题,明确题意。命题作文的内容范围的提示和限制,大都隐含在题目之中。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准确把握要求,读懂提示语,决不可出现跑题偏题现象。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一说起审题,有些同学又要埋怨老生常谈了。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上却是,尽管老师一再强调审题,可是在作文中,仍的为数不少的同学忽视了这一点,下笔仓促,随意漫淡,偏离主旨,不着要义。教训年年有,追随者亦年年有,“知道”却“做不到”是他们的通病。特别是近几年来,中考中的命题作文,其开放的自由的范围最大限度地给予了考生写作的自由,但我们理应看到,在开放的同时,限制依然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内容。平时训练写作,一定要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在草稿纸上将作文试题的显性要求与隐性要求一一列举下来,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自由写作而又不逾要求。
  请记住,作文训练,审清题目要求,永远是写作的第一要务。那么,作文审题该如何操作呢?
  步骤一:审清关键词语
  一般命题作文,其命题均有一个或两个关键词,审题的第一步就要彻底弄清这个词的真正含义。请看下面三个文题。
  题目一: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有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生活中难免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如自己的愿望未得到满足,考试成绩不佳或者是有了错误受到家长、老师的指责批评,或受到误解、委屈……如何面对?正确的态度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经受磨炼,振作奋起。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这样。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在挫折面前”为题,写一篇字左右的文章。
  题目三:友善,是一个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是心平气和地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温暖”活动……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为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进而有助于人,它表明一个人胸怀的宽广,体现一个人精神境界的纯净高尚,友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
  请以“友善”为题,写一篇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2、文中不得出现所有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真实姓名。
  三个文题尽管形式各异,但在作文审题时都必须抓住关键词。题一的关键词是“兴趣”,这里要考虑“兴趣”的含义是什么,“兴趣”的范围有多大。题二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面对”,另一个是“挫折”,“面对”意味着自己是如何去想如何去做。
  步骤二:用好信息提示
  从以上的文题可以看出,命题作文在命制过程中为了减小审题难度,常常要加上一段提示性的文字,这段提示性的文字往往给我们或多或少地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因此,在审题时,应注意对提示语的研究,充分利用好提示语。一般来说,提示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指出选材范围,明示构思范例。如题一中明确指出“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这就给你划定了选材的范围,写作要以“我”为中心选材,突出“我的兴趣”,切不可写成大家的兴趣。在题二中信息提示则给我们明示了构思范例。我们可以从中任意选用。
  步骤三:化大为小
  有些命题作文的范围比较大,必须在给定的大范围里再次定位,如果说题目范围是“面”的话,写作时就必须在这个面上确定一个“点”。这个过程就是化大为小。例如,“友善”这个题目内容宽泛,范围较大,写作时一定要化大为小,可以从材料提示中选择一个角度仔细考虑,材料“小”到何种程度呢?要小到叙事只叙一件事,议论只议一种现象,抒情只抒一种情。比如可从材料中截取这一句话:“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点进行构思,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遇到过困难,遇到困难时有没有人帮助过你?有,好了,就把这件事写好,写出对方的友善,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感情。如果不想这样写,再反向想一下,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帮助过他人吗?你有过友善的举动吗?有,可以写。

三、思路拓展方法
  面对命题作文,由于内容、题材范围的限制,许多同学却难以打开思路,无从下笔,显然是缺乏必要的思路拓展训练。其实,只要同学们遵循规律,掌握技巧,认真训练,就一定能顺利打开思路,完成写作。思路拓展技巧一:评述话题
  这是最简单的思路拓展法,就是对文题进行价值判断,分析其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有何利弊,是该否定还是肯定,自己的立场如何。仍以题目三为例,用评述话题法可以这样立意:对“友善”的价值进行肯定,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社会需要友善,拥有友善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拥有友善的社会是完美的社会。

思路拓展技巧二:演绎提示
  这一方法适用于有提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这种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提示材料的内容择其一点进行演绎扩张。如上面题目中,可用此法获取许多写作思路。比如根据提示中“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一句可以这样演绎:1、以我为中心写记叙文,描述我同一个陌生人的故事,我的一个微笑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友善使人们更易于沟通。可写成记叙文。2、以第三者的目光描写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两三个故事,故事集中表现微笑的作用,突出友善的力量。

思路拓展技巧三:因果推理
  这一方法是将材料提供的话题作为理论前提,然后可以以此为中心进行推理,推理一下它将导致什么结果。如将“友善”这一话题作为前提,进行推理:1、正面推理“友善”的结果。友善可以化解仇怨,友善可以增进友谊,友善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友善可以创造美好世界。可写记叙文、散文、议论文。2、反向推理,如果没有“友善”,冷漠、仇怨、自私、战争将充斥这个社会,人们将丧失生存的基础。可写小小说、寓言、童话。思路拓展技巧四:空间转换
  空间转换适用于各类文题,空间主要是指场合和地点。根据文题进行联想,将话题放在不同的场合和地点会发生不同的故事。如以“友善”为中心进行空间转换,可以这样构思:1、将发生在中国、美国、巴勒斯坦三地的“友善”故事分章节组合到一起,以此说明“友善”是世界人民都需要的。2、以家中、学校、公众场合任意地点为中心都可以构思一个故事来说明友善的作用。可写成记叙文,散文。思路拓展技巧五:时间联想
  时间联想法适合于各类作文题目。时间的概念包含三个方面:过去、现在、未来。写作时围绕任意一种时间概念都可以有多种构思。如以“友善”为题,运用时间联想法可以这样构思:1、发生在当代的一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关于友善的故事。2、发生在一个清晨(或中午、晚上)的关于友善的故事。3、围绕友善发生的不同时期的故事(今昔对比)4、围绕不同时期的人们的“友善观”进行对比剖析。思路拓展技巧六:对象联系
  作文的描写对象是多样的,人、动物、植物都是可以用来表现主题的。在作文构思过程中如果能从不同的对象角度考虑,会有许多不同的写作思路。如以“友善”为题,运用对象联系法可以这样构思:1、以“我”为中心的故事。2、以“他(她)”为中心的故事。3、发生在“我”与某一动物之间的故事。4、发生在动物之间的故事(寓言、童话)。5、发生在动植物之间的故事(寓言、童话)。

以上六种命题作文的思路拓展技巧并非相互隔离,有时它们是相互交织的,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进行合理选择,加以运用。

四、题目举例分析

例1、《在阳光下成长》

评析:构成题目的重点词语是“成长”,所以全文内容必须写成长。限制条件是“在阳光下”。什么是阳光?可以是*的光辉,可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是集体的温暖,也可以是父母师长等方面的关怀和培育。主体“谁”省略了。但隐含在题目中,恰恰在这方面,题目又给考生以较宽阔的选材范围,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许多人。无论写自己还是写别人,合乎于上述两方面理解的都属于“切题”,有一方面缺欠的属于“较切题”;仅仅写了一个或一件好人好事,但未点明什么是阳光,谁在成长的,可以看成是“基本切题”,作文与题目搭不上边,如写了一种不良行为等,属于“不切题”。可见,看到文题,不急着想“我写什么”而是要先考虑题目要求自己写什么。

例2、《牵挂》

评析:"牵挂"什么呢?一定是心中丢不下的人、事、物,或某句话、某个眼神、某个信息。总之,值得牵挂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惟独"这一个"永记心头,割舍不下。为什么?就因为它、他或她令我刻骨铭心。务须抓住"刻骨铭心"一词,才能写出"牵挂"的好文章。

例3、《我们在花季》

评析:这个题目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了比喻,用“花季”比喻中学生美好的青春年代;二是突出了关系——要求写“我们”,而不仅仅写“我”。由于“文体不限”,既可采用以记叙为主的写法,也可以采取以抒情、议论为主的写法。写作中可采取两种结构模式。一种是横式结构。作者可撷取初中生活中关于“我们”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将它们连缀、组合在一起,从多个侧面表现“我们在花季”的特有生活。一种是纵式结构,可以时间的发展为线索,着重记叙一件事地始末,表现的这件事中“我们”各自的精神风貌,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我们在花季”的真切感受。写作中还要特别注意选材与组材。作者都应力求避免再现校园那种沉重繁忙的学习生活,力求从自己的身边发现一些新鲜的、有意义的内容,把花季的生活展现行丰富多彩。

例4、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面临种种挫折和不幸的日子里,在心情极为忧郁的日子里,在缺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的日子里,在不被理解遭受误解的日子里……不要抱怨生活给了自己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太多的愁苦,请给自己一个微笑?早晨起来,对自己微笑,让自己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出门;夜晚归来,对自己微笑,祝福自己有一个甜甜的梦。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想像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给自己一个微笑,把心胸打开,阳光会不请自来。从一个微笑开始,成功近了,幸福也就不远了!请以"给自己一个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评析:这种命题作文形式以其特有的活力、张力以及经验带来的极大的创造力,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然而,在本题写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审清题意,叙事、咏叹都要紧扣"给自己"三个字,主要人物应是"自己",不能离开自己写微笑,也不能就提示语中"早晨起来……夜晚归来……"等展开大段大段的扩写。二要出奇制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尽量不要单纯地写人记事议论,可在此基础上借助新颖的形式获取高分,可以以"书信"形式来写,也可以以"采访稿"的形式来写,甚至可以模拟电视直播节目来写,也可写小小说等。

例5、如果小鸟拥有一片天空,就能自由飞翔;如果你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就能充分展现自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亲爱的同学,也许你已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在追求、拼搏中获得了成功和喜悦;也许你拥有的天空还不够宽广,在限制、束缚中感到烦恼和困惑。这其间定会有你难以忘怀的故事、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发自肺腑的心声。请以"我的一片天空"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天空"是指社会、学校、家庭给你提供的展现自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的外部环境。

评析:该作文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鼓励学生创新,展开想像。"我的一片天空"切合学生实际,"天空"实际上指自己的生活环境、心理环境,修饰语"我的"表明是第一人称写法。在具体写作时可以写自己的独特经历,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也可以展开丰富想像,内容上注意选材的创新性。同时也要注意写作体裁的选择,在考虑自己最拿手的体裁的同时,也可以考虑采取书信、寓言、小说等。

五、题目例举

(一)走进网络,拥抱自然,
  二、结构安排:


  (一)开头:如果暑假是一条彩带的话,那每一件事,便是彩带上的一段色彩。


  (二)中间:分四段。


  1.在彩带上,有一段灰白色的,是暗淡的。这段写了参观禁*展览。


  2.在彩带上,又有一块白色,但它不同于那块灰白,是纯洁的白,无暇的白。医院拔掉长歪了的牙。


  3.在彩带上还有一段绿色,那么醒目,那么可爱。这段写的是与小伙伴在田野里玩耍,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陶冶情操。


  4.彩带上还有各种颜色,生活中还有各种酸甜苦辣。这段是略写。


  (三)结尾:这个暑假生活是充实的,从中我悟出了生活的真谛,知道了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多彩的。这个暑假,真是让我难忘。


  由于作者在写前对中心和结构作了精心构思,巧设比喻,以彩带为线索,分别引出三个故事,详写之后,又以彩带上还有各种颜色,略写了详写中未涉及的内容,最后点题升华,使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分段恰当、详略得当。

三、结构方式举例:

1、排比段式。

例:满分作文《我生活在挑战中》在开头摆出论点后,从“挑战自卑”、“挑战惰性”、“挑战嫉妒心”、“挑战贪念”四个角度分层论述了挑战的四种对象。解读:在每一小节开头用一句话引领全节,实际上有类似分论点的作用。或在每一小节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节。这种排比段式的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结构匀称,让人有爽心悦目之感。例:满分作文《美丽心情四季版》,在个小节的开头,分别是以下四句:春天——纸鸢初飞,春暖花开;夏天——小荷初露,蜻蜓点水;秋天——稻谷飘香,硕果累累;冬天——雪落无声,瑞雪丰年。解读:很多同学都喜欢用春夏秋冬做小标题行文,而该考生却在后面分别加了八个字,提示下文内容,这就是一种创新,再将其移至段首,当然会给人一种新鲜靓丽的感觉。2、提示段式例:以“美”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小街真美丽》开头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自己对小街宁静与陈旧的厌恶,然后从三个方面赞美小街,一、小街是美的,美在自然;二、小街是美的,美在和谐;三、小街是美的,美在古朴;最后以诗化的语言结尾。解读:每一个方面的提示语,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放在这一层次的前面,单作一节,除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外,还有起着强调突出和引起别人重视的作用。3、总结段式例:半命题“的味道”的满分作文《江南的味道》也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写“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萦*绕”,中间根据所学诗歌写了四块:一、江南的味道是清水的甜味;二、江南的味道是初恋的苦涩;三、江南的味道是离乡的酸痛;四、江南的味道是怜悯的苦楚。最后是总结全文。解读:与提示节段式相反,总结段式是将每一层次的总结性的话作为独立的单位,放在每一层次的后面,单立一小节,起强调突出和总结这一层的作用。4、小标题式小标题式有好多种,这里就常见的几种作解读。

A、对比式例:以“改变”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耳朵“挑食”》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变化之一:吃软不吃硬;变化之二:吃麻不吃辣;变化之三:吃肥不吃瘦;变化之四:吃上不吃下。解读:精明的考生目光深邃,以耳朵为依托点,每个小标题又用对比的形式讽刺了官僚作风、奉迎折马、金钱至上、欺上瞒下的不良现象,揭示了真话“销声匿迹”的原因。B、比喻式例:以“友善”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耕耘友善欢乐一片》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花絮一朵——初识友善、花絮二朵——化解仇怨、花絮三朵——连接友谊。解读:三个小标题,把所写内容比喻成花絮。三朵友善的花絮,组成了一个友善的世界。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运用破折号的还有,如《友善的微笑》中“笑——逗乐了孩子、笑——增加了勇气、笑——扭转了人生”等。C、诗句式例: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水祭》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风景一:清明时节雨纷纷;风景二:路上行人欲断*;风景三:借问酒家何处有;风景四:牧童遥指杏花村。解读:考生四个小标题,巧妙地引用了唐朝杜牧的四句古诗,写了四幅风景,古今对比,正反论证,层层深入,告诉人们水资源的污染破坏状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例:满分作文《掌声又响起来》中间三个小标题用了王国维的学习三境界引用的三句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从却在灯火阑珊处。写自己学习上故事。

D\、情景式例: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心弦上痴情的景致》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人去楼空空寂寂、旧日思情情切切、多情伴我咏*昏、两行热泪肝肠烈。解读:从四个小标题可以看出,作者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让“情”与“景”高度融合,值得借鉴。小标题的形式很多,可以用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形式,也可以用戏剧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的形式,还可以用日记形式,这里不再罗嗦。E、小类式例:满分作文《从“头”说起》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王者之“头”、勇者之“头”、胜者之“头”。解读:这三个小标题就是从三个较小的切入点去考虑的,第一个小标题后的正文用了名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后写陈胜的故事;第二个小标题后用了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然后写徐霞客历经千辛万苦寻找长江源头,为勇者们开辟了探险之路的故事,第三个标题后用了佳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后写体育运动员刘翔夺冠的故事。这三点都紧紧围绕“头”来做文章,最后就地取材号召考生充满自信,开好这个精彩之“头”,辉煌之“头”,舞动之“头”,简直妙绝。 

还有从家庭生活选材的:挣钱的“头子”(写爸爸),管钱的“头子”(写妈妈),省钱的“头子”(写自己),结构也非常合理。F、感觉式例:半命题作文“精彩”的满分作文《精彩瞬间》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看,煦日东升;听,睡莲花开;品,人生真谛。解读:第一个小标题,既写小姨生孩子,又写东升的旭日,充满希望。第二小标题,乍看难以理解,细读,才知考生曾侧头微闭双眼,听花开时“砰”的清脆声,这一细节描写是令人信服的。第三个小标题,写的是病危的女孩还想着捐献眼角膜时,吹散一朵蒲公英的花的醉人。三个精美瞬间都在昭示着生命的真谛,给人以希望,微笑,帮助,值得读者品味。四、结构,以清晰精巧为要

一篇文章,结构精致巧妙,就会给人以美感。

第一、小排段式。即把文章的中心意思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每段的开头都使用结构相同的句式,使之够成排段式。此结构,既增强了语言气势,又给人以思路清晰的感觉,读者一目了然。

第二、小标题式。这种形式就是把所写的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列出来,使每个段落既独立成章,又紧密相连。

第三、镜头组接式。即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及画外音的形式,将曲折动人的情节一目了然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身临其境。

第四、日记缀连式。就是将若干篇日记缀连起来,既可以迅速勾起我们对精彩生活画面的回忆,有可以避免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的现象出现。

另外还有诗歌串联式、论证求解式、记者采访式等。值得注意的是:考场作文结构宜简明不宜繁杂,有曲折不可罗嗦。

人生最重要的字

人生最重要的字,也就是突出一个人品格的字,它们分别是:

最重要的六个字是“我承认我错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正常的,也是难以杜绝的,关键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有些人顾及“面子”,为了保护自己可怜的虚荣心,掩饰过错,推委过错,以至于在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最终给集体和个人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孔子说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错误是明摆着的,改正了人们更会敬仰你。西塞罗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是,愚人才会知过不改。”所以,承认错误是明智的。

最重要的五个字是“你做得很好”。这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使人愿意团结在你的周围。尊重别人,体现了一种豁达和挚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

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你觉得呢?”这体现出人应有的礼貌与风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人格上没有贵贱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听取他人的意见是对别人的尊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再深思熟虑,再谨慎从事,也难免有不周到之处,这时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加以合理利用。

最重要的三个字是“麻烦你”,最重要的两个字是“谢谢”。它们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修养。这些话语是文明礼貌的表现。被誉为“柜台语言学家”的张秉贵,接待顾客用语文明,对不同的顾客使用不同的语言,使每个顾客都十分满意。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我”。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因此,每个人都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其实“我”是最不重要的,因为生命赐给了我们,我们必须无私奉献,才能获得生命。所以“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毫无意义的”。“泰坦尼克号”在海上遇难时,一位年轻的姑娘离开了救生船,让位给两个孩子,这就显示出她可贵的献身精神。“我”是最不重要的,关键在于奉献。

看重人生最重要的字是必要的,能使我们成为有益于集体,有益于社会的高尚的人。

给我一双翅膀

给我一双翅膀,我要飞,我要原眺!

——摘自水木年华《给我一双翅膀》

小时候,望着漆黑天空中那璀璨的群星,我梦见想着自己能有一双翅膀,展开双翅飞向夜空,也能成为那璀璨的群星中的一颗……

我想飞

我在一个暑假去了趟巴蜀中学,拔地而起的教学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深深吸引了。妈妈告诉:这里是重庆千万学子心仪已久的巴蜀中学。巴蜀中学是一所尖子生云集的名校,要想到这里读书。就必须努力。那时我虽然还很小,但我已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考取巴蜀中学,成为一名巴蜀学校的学生。

请给我一双翅膀吧!我想飞,多远,都不会累。

我要飞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巴蜀中学逐渐深入的了解,我对巴蜀学校越来越向往了。我知道要靠努力奋斗,靠不断进取去赢得这个机会。在重庆市的一次比赛中,我认识了两位巴蜀中学的女孩,她们是如此有才华,如此冷静,如此沉着。她们微笑着面对挑战,永远都是那么开朗、乐观、自信,即使是在失败面前,她们也用不言弃。妈妈又说:“考入巴蜀中学的学生是吃苦的学生,只有吃苦,才会成功。”我又一次告诉自己:我要考入巴蜀中学。我要飞,在我的天空飞。

请给我一双翅膀吧!我要飞,多难,都不会退缩。

我会飞

现在,机会终于来到了我的面前。这正是我展翅高飞,实现理想的时候。我和千千万万的学子正坐在考场上,展开知识和能力的较量。我相信,我一定会靠自己的积累与拼搏去实现我的理想,巴蜀中学的校园一定会留下我的气息,巴蜀中学的蓝天上一定会留下我的痕迹。

我会飞,多高,都不会畏惧!

给我一双翅膀,飞到理想的名校。*牵梦绕的期盼,构织成了这篇美文。语言简洁凝练,排比段脉络分明,思路清晰。题记中的歌词引用简洁得当,开头的景物描写意蕴丰富。满分凝眸开头引用水木年华的一句歌词开启全篇,开篇先点了一次题。然后用一个概括段,总领全文,引出本文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用三个小标题将作者的成长经历分割成三个片段:幼时、少年和长大后,依时间为序来写我对北大由莫大的向往到勤奋追求的过程。“我想飞”、“我要飞”、“我会飞”既前后呼应,又体现了作者心路的发展历程。结尾两段与题目和开头均遥相呼应。结构严谨,完整有序,体现出作者深厚的作文功底。

五、镜头式结构


  


  镜头式结构是一种并联形式的文章结构。文章是由一系列有关联的独立画面并立连接而成。这些独立画面虽然各属于不同时空,天上地下、古今中外的人和事都可入文,但却有一条主题的线索贯穿其中。生活气息浓郁,画面感强,有利于思维纵横驰骋,机动灵活。


  


  1、文章镜头式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横向排列组合,即把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画面组合在一起,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突出其普遍性。另一种是纵向排列组合,即把同一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片断组合在一起,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表现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状况,突出其发展性。在实际写作中,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的剪接方法,诸如时空交错、对比、跳跃等。


  2、展示镜头画面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用数码标示,一种是用几个小标题标示。还可用数码与小标题结合使用。设计小标题要尽量精巧,可以借用原有诗句,可以几个小标题相互排比,也可以精炼成几个词语排列起来。


  


  采用镜头式结构写文章,要注意下面两点:


  一是要有主题意识。镜头式结构“断中相连”,每一个镜头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所选的镜头片断,无论是人物生活片断,抑或是景物描写片断,甚至是故事、抒情片断,都要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就是小标题的设计也要围绕主题。


  二是要有画面意识。作者应该将自己的眼睛作为镜头,摄下多维时空的画面;将手中的笔作为工具,精心编织材料,艺术地再现精彩瞬间。用画面感的语言再现场景,富有意境,营造氛围,使人身临其境。


  


  美在瞬间


  一片落叶,一地陨石,一场春雨……都是那么撩人心弦,耐人回味。是呀,大自然的美往往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


  ——题记


  一、轻舞飞扬的灵动


  你看,秋日的斜晖,投下一个个俏丽的倩影。叶儿像一只只蝴蝶,在半空中翩然起舞,时而盘旋,时而上下分飞,时而相互竞逐的追奔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情地演绎着自己的美丽。当叶儿悠悠然与大地“亲密接触”时,显得是如此的宁静,如此的安详。那一瞬间,演示的是如此完美的“落叶归根”呀!


  落叶,真美!


  二、稍纵即逝的璀璨


  你看,无垠的苍穹,流星骤然划过黑夜,留下一道似乎完美的弧线,不管它是传说中女娲补天遗落的彩石,还是嫦娥梳妆掉下的金钗,它都在为那稍纵即逝的璀璨,将自己的生命扔进暗夜的大气层,来不及享受晚风的轻抚,来不及欣赏世间的繁华,在广袤的太空中烧灼自己,以短暂的生命追求那片刻辉煌,享受着生命的壮美。或许,流星之所以如此美丽,正是因为它划下了生命的轨迹吧!何必斤斤计较时间的长短。


  流星,真美!


  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你看,窗外细雨飘洒,如烟似雾,那是雨滴在跳春天的舞,万物在春雨降临的瞬间苏醒了,它们睁开惊喜的眼睛,无声地享受着春雨的滋润。雨雾、雨丝润湿了青山,润湿了绿树,润湿了房屋,润湿了街道,也润湿了缕缕炊烟。人们在春雨中散步,聆听春雨的低语,感受春雨的温柔,烦躁的心情在霏霏春雨中也会变得宁静、安逸。然而,春雨书写了春天的故事,便一头钻进了泥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在等待另一个春季的来临。或许,春雨润无形无声的多情与浪漫正是它的可贵之处吧!让它飘进明天的新生活吧。


  春雨,真美!


  落叶是时间的见证,流星是追求辉煌故事的结束,春雨则是润物细无声的蕴藉。它们都在演绎生命最后的那一瞬间,是如此的感人心扉!正因为有了这无数美丽的瞬间才构造了这如此完美的永恒。人生又何尝不是呢?短暂的人生,转瞬而逝的美丽。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去聆听,美便俯拾皆是。悲伤时的一份慰藉,失落时的一个微笑,孤独时的一声祝福……都能给予人美的享受。


  


  1、用灵感闪过的心灵捕捉美


  落叶、流星、春雨,这些大家司空见惯的、常常不为人们注意的自然现象,却载着作者灵动的思维飞翔。引起了他的遐思随想,文章字里行间溢满了奇妙的美景与欢愉之情。可以看出优美的意象和敏感的心灵是分不开的。


  2、镜头的画面展示了结构之美

作者将自己的眼睛作为镜头,摄下多维时空的画面;并将它们并列组合,以“美的瞬间”为轴心,辐射出“落叶,真美!”“流星,真美!”“春雨,真美!”,每一个镜头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所选的镜头都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小标题的设计也有新意,让一条主题鲜明的线索贯穿其中或逐步深入,会使文章的内涵丰富。

第三讲、记叙文常用构思技巧

一、巧设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如《驿路梨花》。

脚一个个美丽的*昏,在一条川流不息的小河旁,总会有一位年入古稀的佝偻着身子的老人坐在一张褪了色的旧藤椅上,出神地看着被夕阳染红的天空、被秋风打红的霜叶。又低头看着自己小得可怜的脚,不住地叹息,什么也不能做。她--是我可敬又可亲的太奶奶。

记得小时候,我常依偎在太奶奶身边,天真地问她:"您怎么老唉声叹气?您的脚怎么跟我的一样那么小又那么长?"可是不知怎么的,每当谈及太奶奶的脚时,太奶奶的眼泪就像潮水泛滥一样,从她那*褐色的、无神的眼睛里涌出来,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用微微颤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每当这时,妈妈总是带着严肃的神情对我说:"小孩子,不懂事,别瞎问,自己玩去!"然而,这非但丝毫没有动摇我的好奇心,反而在我幼小的心中萌了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想要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揭开心中的谜团。那是一个很黑的夜晚,我有事去找太奶奶,刚兴奋地跑到门口,一副差点令人昏厥的场景出现在我眼前,从几乎绕不到尽头的布里,我看到了里面裹着的小小的脚:又长又细,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脚上的皮肤就像老树皮,突出一根一根青筋,五只脚趾被强迫地挤在一块。噢,多可怕的脚啊!猛然间,我明白了:为什么太奶奶只能静静地坐着,而不能走来走去!为什么太奶奶的起居需要妈妈搀扶!为什么她会不住地叹息!我抬起朦胧的眼,发现太奶奶更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像放了很久的茄子,任皱纹到处爬满,就像刀刻的一般,是那样的深,那样的多,似乎每一条皱纹都藏着一段曲折的经历;流逝的岁月无情地压弯了太奶奶的腰。我愕然了:这就是我的太奶奶--一个用瘦弱的双肩坚强地挑起生活重担,凭自己的力量,把四个孩子拉扯大的太奶奶!泪,不禁夺眶而出……

而今,太奶奶已离开人世许多年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过去,离我越来越远,不再回来。而在我记忆的深处,还常能清晰地看到:那条潺潺流水的小河旁,我和蔼可亲的太奶奶坐在那张发*的藤椅上,默默地看着美丽的晚霞,"飒飒"的风声正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故事……

文章开始巧设悬念:*昏,太奶奶"看着自己小得可怜的脚,不住地叹息",每当谈及脚,"太奶奶的眼泪就像潮水泛滥一样,从她那*褐色的、无神的眼睛里涌出来"。为什么太奶奶会谈脚色变呢?文章紧接着揭开谜底。习作没有因此来批驳封建社会摧残人的身体的一面,而是由此谈到太奶奶的坚强,表现了一个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

二、巧用抑扬

抑,就是按下,收束;扬,是上举,放开。运用“抑扬”方法,可以欲扬先抑,也可欲抑先扬。目的在于抑的可以先扬;目的在于扬的可以先抑。这样前后对比造成反差,情节在起落中曲折生动,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方法。

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

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伯父从台湾归来》

前几天,爸爸收到远在台湾谋生的伯父寄来的信,说他要回乡探亲了。我别提多高兴了,整天猜想着伯父回来时会给我带什么礼品。

记得前年,远房的叔叔从新加坡回来一趟,临走时送我一件高级的风雪衣。我穿着它,人人注目,好几个同学向我打听,什么地方买来的?多少钱?我总是诡秘地一笑:大陆上买不到的。我想,这次伯父回来,肯定会带给我更好的礼物。哎,不知怎的,我眼前总浮现出想象中的伯父的模样。高高的个儿,油光的头发,一身笔挺的西装,乌亮的皮鞋,也许还拎着大皮箱……

一天,我放学回家,老远就看见家门口围着很多人。我估计准是伯父回来了,便一口气奔到家门口,分开人群,挤进屋里。只见奶奶旁边坐着一个老人,约摸六十来岁,黑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看那样子,比我爷爷还要老。我愣住了,这哪是我想象中有风度的伯父呀!

奶奶先开口:“这是我孙儿琼琼。”伯父伸出粗糙温暖的大手把我拉过去,抚摩着我的脑袋说:“比相片中见到的大多了。”我任他怎么说,也不回答。伯父沉默了片刻,好像想到什么似的,站起来,抓过身边的旅行袋,从里面掏出糖果,对围着的亲友说:“谢谢大家来看我,请坐,请坐。”说着,把糖果分发给大家。不一会儿,乡亲们陆续走了,屋里只剩下我们一家人。我趁这空隙,扫视了周围,并不见大箱小箱,只有那旅行袋静静地躺着。我开始失望了。

以后几天,伯父总是出门,有时由我父亲陪着,晚上也常很晚到家。有时见他与爷爷、我父亲谈笑风生,可我毫无兴趣去听,我关心的是礼物,而伯父从未提起过这类事,我不免又增加了抱怨。我心想,伯父真是与众不同的“番客”。四邻们从海外归来的亲人,总带着让人羡慕的礼物,而他竟这么吝啬!同学们有时问起伯父带给我什么,我哑口无言,脸热到耳根。亲戚们按当地风俗送来猪腿、红蛋,为伯父“脱草鞋”(洗尘的意思),可他让奶奶一一退回,也没像其他番客一样回敬亲友,惹得亲友们背后数落。

十多天过去了;伯父要走了,我彻底失望了。我勉强地随着爸爸到车站去送行。在车站上,伯父再三叮嘱爸爸:“我走后,你赶紧把设备添置起来,有什么情况及时写信告诉我。至于那小学校,应该多添点电化教具和运动器材。”听到这些,我一下子呆住了,伯父的形象顿时在我眼前高大起来,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伯父这次带回一笔钱,想在村里办两个加工厂,还想资助一所小学。他觉得别的番客为故乡做了不少事,而自己常常感到内疚。

啊,伯父,你给我,给乡亲们带来了最好的礼物。

我转身想再望一下伯父,可汽车已消失在大路尽头。伯父,我等着你再回故乡。

欲扬先抑。本文赞扬“伯父”热爱故乡、渴望故乡亲人及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高尚品质。而文章的前半部分处处在贬低“伯父”:他是那么“吝啬”,一点儿礼品也不给“我”带来,连远房的叔叔还不如;他是那么没风度,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人;他是那么不近义情,乡亲们送的猪腿、红蛋,一一被退回,也不回敬别人……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在抑低“伯父”,可是文章最后,从“伯父”与“爸爸”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慷慨、重情的人,他的内在“风度”使人敬仰,令人钦佩。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听报告》

布告栏上贴着一张蓝色的广告纸,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留英博士,研究生*衍报告会。地点:大饭厅;时间:9月20日下午三时半。

“又是什么长篇大论,立志成才啦,要当个好学生啦,还不是老一套!”我心里嘀咕着,顺手带了本《心有千千结》,走进了会场。

“与其听他吹牛、抖威风,不如瞧瞧琼瑶的书。”我想。

报告开讲了,*衍西装革履,笔直地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我并不是伟人……”不必要的谦虚。

“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英国剑桥大学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口气不小。

“我只想说些你们没听说过的。”——不入俗套。

“请给我40分钟。”——倒还爽快。

“要想有所作为,知识面必须尽可能广……”——鄙人同意。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数理化好的同学决不能轻视语文……”——是的,学理的最好有文学才能。

“我很骄傲,但骄傲不一定错……”——貌似奇谈怪论,但我赞成,人应该有一点傲气。

“我在母校时,老师就很难一致赞成我是个好学生……”——哟,原来与我“同类项”!

“啪”——我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两眼直直地叮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会场里静得出奇。一千几百名听众的心仿佛被他的心吸引和融化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生动的报告!

①欲扬先抑。学校组织听报告,在“我”看来内容是“老一套”,无非是立志成才啦,当个好学生啦,而且总是长篇大论,让人恹恹欲睡。这次听报告,“我”断定也不例外,故带了小说书进会场。这是对听报告的“抑”。然而这次报告却例外,越听越有劲,全神贯注到手中的书掉落在地上,明知也不去拾,“两眼直直地盯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这是“扬”,极力赞美报告的内容好,报告的时间短。全文先抑后扬,抑是为了扬。

②亦庄亦谐。这是一个生动的引人入胜的报告(可惜作者对报告的内容写得大少),写法也很诙谐别致,在记录报告人某些话后,插入作者的评议,如“不必要的谦虚”、“鄙人同意”、“原来与我‘同类项’”等,文白夹杂、数学名词的借用,都显得幽默有趣味。

三、时空交织

在记叙一件较复杂的事情时,在同一时间段中,先叙甲地的情况,再叙乙地的情况,转而再写甲地的人事,这就是“时空交织”的文章构制方法。它有利于结构紧凑,文字简练。早年有一篇著名的通讯,题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说的是平陆县六十一个民工突然发生食物中*事故。作者先写民工中*后的场面,接着写卫生部接到紧急求援电报,医院抢救经过,转而又写北京有关医药商店调运紧急药品的情况,如此轮流反复交织的叙说,构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凯歌。当然,采用这种方法有一定难度。

有时,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作者运用插叙、补叙等手法,也可构成“时空交织”的感觉,我们把这种谋篇方法也纳入“时空交织”中。

《爱心》

一、得病

二婶病倒了,大口大口的血染红了被单,12岁的女儿红球哭着呼救。众邻居听到了,纷纷丢下手中的活,奔来探望。

李大伯摸摸二婶冰凉的手,说:“快喝几口热茶,暖暖心。”

“你老太糊涂了,”阿强说,“吐血怎么还能喝热水,谁家有冰,快,要冰!”

于是两个姑娘朝村东的小日用店奔去,一眨眼捧来了好几支棒冰。店主听说二婶有了急病,不让姑娘掏钱磨了时间,要她们拿了棒冰快走,救人要紧。

阿强走到门口,与几个邻居悄悄商量,是否要发电报给远在西安的二婶的丈夫。众人认为,病情不轻,发了电报再说。于是,阿强骑车向镇上飞去。

二、抉择

傍晚,刘洛民送走了最后几个补习的学生。他突然接到家人的加急电报,得知妻子病重,几乎要瘫坐在椅子上。多年来,妻子在乡下担起了育女赡老的重担,白天要在社办厂上班,空余时间要料理家务,农忙季节又要抢收抢种,他早就于心不安。如今怎么办呢?

西安与故乡相隔千里,再说一周后学生就要参加升学考试了,当前正是复习的关键阶段,抛下学生立刻返故乡,还是留下帮助学生做好复习,两种思想绞得他头脑发痛。

“笃、笃、笃”,校长来敲办公室的门,“刘老师,这么晚了还不回宿舍?”

刘洛民手里攥着电报,还未开口,校长说:“这次升学考试的数学成绩要拜托你啦,这是挤进前三名的关键。”

这一夜,刘洛民无法安睡:妻子、学生;学生,妻子……不停地在他脑海中悠转。天亮时他决定了,为了学生,坚持几天再说。

三、住院

二婶医院,女儿红球吃住在李大伯家,医院服侍她。

社办厂厂长来了,医院领导说:“二婶是里外累垮的。只要有好的药,你们尽管用,医疗费由我们厂负责。”

阿强来了,说:“田里的事你别操心,化肥、农药我多买了一份,到时我会去照管的。”

二婶眼里闪着感激的泪花。

二婶问喜妹:“我住院的事,你们告诉老刘了吗?”喜妹摇摇头。“对,千万别告诉他,他学校里很忙,别耽误了学生。”

连续几天的吃药打针,二婶的病日见好转。

四、相逢

刘洛民把学生送进考场后,急忙乘火车赶回家。他曾发过电报,想进一步了解妻子的病情,但未见回音。如今坐在车厢里,心里还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记得三年前妻子在工厂受伤,住院半个月,为怕影响他工作,信中竟只字未提。这回来电报,看来病一定不轻,一种内疚的心理时时袭击他。

下了火车便转乘汽车,当他走到村东头,日用店店主说:“刘老师,你回来了。别着急,二婶病好了,出院了。”刘洛民终于松了一口气。

二婶是当天上午出院的。李大伯、阿强、喜妹都在帮助她收拾。

刘洛民踏进家门时,大伙儿说:“你回来了,二婶的病也好了,太巧了!”

屋里充满着爱的笑声。

①时空交织。本文运用时空交织的手法,反映了夫妻、师生之间的爱心与人间的真情。作者几乎在同一时间,写了两地不同的事。二婶得病住院,刘洛民收到加急电报;二婶出院,刘洛民在火车上焦虑。跨度大,内容丰富,手法独到。

②板块组合。全文分“得病”、“抉择”、“住院”、“相逢”四大段,即四个块板,有机地拼接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省去了很多过渡性的文字及其他细枝末节,因此显得结构紧凑,文字简练。

《爸爸》

父亲又要走了。

“我坐在书桌前,茫茫然地盯着书。不一会轻轻地打开门,父亲正在外面拉好包,提在手里掂了掂。我叹口气,又悄悄地关上了门,这么些年来,父亲常也不在家住。他跟着工程队,走南闯北,造了多少房,修了多少路,我不知道,也许,他自己也不清楚。

我总以为父亲并不爱我。自从母亲出走以后,他便把我丢在家里,让我孤零零地一个人担起全部的家务,可我总盼着他回来。记得在一个冬季,父亲终于回来了。那时,我满心欢喜,在一个下雪的早晨,请求父亲送我上学。这是小小的,但又是我当初最大的心愿,因为我总想像同学们一样在校门口自豪地与爸爸告别,况且外面的雪的确也很大。

“爸爸,你送我上学吧,今天雪好大!”

“爸爸不是早教你自己上学了,怎么长大了反忘了?!”

我愣住了,他居然把一个十岁的孩子称为“长大了。”“可是…”我委屈得难以再说下去。

“没有,可是的……”

于是倔强的我一气之下拿了书包就冲出门。

“突然后面传来父亲的声音:“你的作业本忘了!”我头也不回地往前跑。父亲终于追上了我,把作业本塞进书包,还替我把帽子拉下,捂住耳朵。走了一段路,我回头看看,父亲仍仁立在风雪里。

“爸,你什么时候再回来?”我掂了掂父亲的包,很沉。

“我自己也说不准。”父亲淡淡地回答,“不过只要有机会,总会回来看你的。”

那时,我与父亲一直僵持着。偶尔见面时他似乎总想对我说些什么,可我没有给他机会。终于在暑假的一天,父亲提出带我去远方的工地。我答应了,实在也很好奇。

走进工地大门,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我见所未见的场面:一群打着赤膊的汉子,推着车,扛着楼板,搬着砖…嘴里不时发出“杭唷”“杭唷”的声音,他们的肌肤,在烈日下闪闪有光的,不远处,传来阵阵打夯声:“一二三!”“一二三!”整齐有力的号声。我感受到了一种轰轰烈烈的刚性,唯有男子汉才有的刚性。我到各处走了一圈,看到了工人们筑起的大厦雄伟的骨架,也看到了一排低矮简陋的临时住棚。这时,我好像真的长大了,明白了父亲。

晚上,父亲的屋里有许多人,没有椅子,大家坐在地上。这些壮实的汉子们,手里拿着蓝边的大碗,里面是当地自酿的醇酒,浓烈而醉人;酒过三巡,于是高声谈笑。他们的话,有我听得懂的,也有我听不懂的,可无论怎样,它们都是那样朴实,亲切;有人唱起歌来,那歌,有我听到过的,也有我不曾听到过的,它们都是那样豪放。父亲有点醉了,他一下子把我高高擎起:“这是我的女儿!”接着,其余的人几乎抢着要把我托起来。

门“砰”地关上了。父亲走了。他一句话也没关照我,这是对我的信任。我追出去,站在门口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没有出声,只静静地站在那里,心里默默祝福:“爸爸,一路平安!”

①时空交织。“爸爸”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他爱自己的女儿,但更爱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作者从“爸爸”又要出门了写起,追叙幼时“爸爸”要“我”独自上学的经过,既而又回到现实,写“我”询问“爸爸”何时再回家,接着再追叙那年“爸爸”带“我”去参观工地的情况,最后写到“我”看着“爸爸”远去的背影而心中默默祈祷。全文时间与空间位置不断地交叉转移,故事发展显得摇曳多姿。

②彩线串珠。“男子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爸爸”从小鼓励我自理,这是男子汉的精神;“爸爸”在工地上的表现,更显男子汉的气质;“爸爸”再次离家去工地,临走时坚定沉着的表现,也显示了男子汉的作风。

五、一线穿珠

奶奶的口头禅


  “这时代我是跟不上了。”这是奶奶的一句口头禅。


  一天,爸爸下班回来,说要全家一起去饭店吃饭。奶奶自然不同意,说:“在家吃点儿就行了,浪费那钱干什么?”爸爸说:“现在生活好了,花两个钱儿算什么?”“奶奶,走吧!走吧!”我拉着奶奶的胳膊,又把那套死缠硬磨的功夫使了出来,可奶奶就是不同意。唉,一顿美味佳肴就这么从我嘴边儿“溜”走了。我急得乱蹦乱跳,可还是无济于事,只好在家吃了。吃饭时,奶奶见爸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问:“怎么啦?不爱吃吗?”爸爸吞吞吐吐地回答:“爱吃。妈,我……我想辞职。”“辞职?”我和奶奶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爸爸放下碗筷,说:“不错!虽然单位里月月能保证开资,可那么几百块钱怎么能养活5口人呢?我想,辞职以后干地板加工,虽然风险大,可挣钱多啊!”奶奶说:“不行,虽然厂里工资少,可这里铁饭碗啊!”爸爸坚持说:“我已经写好了辞职书,明天就给领导送去。”奶奶听了,还想说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她放下碗筷,站了起来,叹着气向卧室走去,边走还边说:“唉,这时代我是跟不上了。”


  一波还未平息,另一波又起。在一个晴朗的下午,爸爸端着一盆吊兰,吹着口哨,迈着四方步回来了。进屋以后,他就端着吊兰给奶奶看,说:“妈,您看这花儿怎么样?我费了好大劲才买到的,而且才花20元钱。”奶奶惊讶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啥子?草也有人买?20元?草也值20元钱吗?”“这是吊兰,不是草,它是……”不容爸爸再说,奶奶已经气得脸都发红了,她抢过话头说:“我看你是有钱没地方花了,烧的。”说完,奶奶转身走进了厨房,嘴里又念叨着:“这时代我真是跟不上了。”


  虽然奶奶看不惯我们的某些做法,但在我们的影响下,她的老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家的21寸彩电已经该“退休”了,爸爸早就要买一台29寸纯平的彩电。这天中午,爸爸叫人抬进屋一个大箱子,奶奶好奇地问:“这是啥子东西,这么大的个儿?”爸爸神秘地一笑说:“等一会儿您就知道了。”过了一会儿,爸爸把箱子拿掉了,把插销也插好了,然后一摁开关,吓了奶奶一跳,她后退几步,一下子坐在沙发上。可不一会儿,奶奶就被电视里的精彩节目吸引住了,连饭也不吃了。她笑呵呵地说:“以前是光听声儿,瞧不见人儿;后来就看见了人儿,可人都是黑白的;现在不仅有了颜色,还跟看电影似的,我想以后或许还有香味呢……”奶奶的一席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奶奶又感慨地说:“这时代我是跟不上了。”


  现在,奶奶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守旧了,有时比我们还解放,这都应该归功于*的改革开放*策啊!


  本文用奶奶的一句口头禅将发生在家里的几件事串连起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可见,选材有代表性。

文中的人物语言,特别是奶奶的话,既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又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对塑造人物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爸爸的语言也较有个性。

六、亦张亦弛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起有伏的,写文章也要讲究“亦张亦弛”。“张”,是指相对激烈的情节与场面;“弛”,是指相对舒缓的记叙与描写。蒲松龄的《促织》就是一篇张弛交错,波澜起伏的佳作。小说开篇就是一“张”:成名因交不出蟋蟀而被官府打得死去活来,想自杀了事。继而,又是一“弛”:成名因捉到一只勇猛的蟋蟀而得以生存。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名的儿子弄死了这只蟋蟀而投井自尽,这又是一“张”。小孩被打捞出来后,灵*化作蟋蟀被父亲献于皇宫而拯救了全家人,这又是一“弛”。作品就是这样,矛盾冲突大起大落,形成了强烈的内在节奏,时而令人紧张,时而令人轻松,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采用“亦张亦弛”法,易产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但应注意情节起伏要为塑造人物、表达主题服务,而不能故弄玄虚。

我的足球梦

足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不爱足球的男孩算什么真的男子汉?我也是个足球迷,在学习之余,再没有比足球更吸引我的东西了。

记得一年前的那天,看了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上的比赛,我难过得一夜没睡好。第二天到学校,上课时总是恍恍惚惚的,脑子里老想着昨天的球。天知道国脚是怎么搞的,最后三分钟竟被倒灌了两球,我看得心都凉了。下课后,和几个同学聊起来,大家都觉得好没劲。我的气一下子上来了,看别人踢球,自己干着急。为什么不能自己尝试一下?大伙儿也群情激昂,恨不能马上就去操场踢一场出出气。当时离直升考只有二个月时间了,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管得很紧,几乎所有的娱乐活动都被取消了。以前我和球友一起凑钱买的小足球,早已让班主任老师“没收”了去。现在一激动,我突然萌发了去把足球偷回来的想法。

当天中午,据派去“侦察”的同学回来报告,办公室里空荡荡的,正是个“下手”的好机会。于是,我和另外几个男孩,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走进办公室,一眼就看见那只久别的足球搁在屋角的书橱顶上。可窗下有一个老师正在写什么。我灵机一动,打了个手势,便和两个身材较高大的同学围了上去。

“老师,有一道题目我们不懂,请您……”三个人把那张办公桌围了个水泄不通,正好挡住了老师的视线。趁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时候,后面的几个机灵*早已把那只足球取了下来,换了一个预先捡来的破球,放到原处,来个“偷梁换柱”。哈哈,不费什么力,足球就回到了我们自己手里。

下午,第一堂是班主任老师的语文课,我心中忐忑不安,那球就藏在我的课桌底下,要是让他发现,那还了得。老师一进教室,我把头埋得低低的,不敢与老师目光相接,我总觉得他镜片后的那对眼睛是很厉害的。大概这就是“做贼心虚”吧!

好容易大半堂课过去了,我稍稍松了口气。不料临下课时,老师突然宣布,下课后要亲自检查卫生。我顿时心里凉了半截,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在现在检查什么卫生?几个同伴也沉不住气,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看来只好冒险了,我暗暗打定了主意。下课铃响,班主席一声“起立”,靠窗的我趁大家纷纷站起,将球猛一下抛出去,远远落在教学楼前的草坪上。老师居然没发觉,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好险啊。

放学后,出了教室,我一口气奔向操场,将那球找到,就这样我们踢了有史以来最痛快的一场球。我还当即建议,成立一支球队,参加暑假里《新民晚报》杯足球比赛。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唤起更多的人来关心中国的足球。同时,我心里也暗下决心,不仅要踢好球,而且要考出好成绩,让老师、家长知道,踢球的未必都读不好书。

我有我的欣慰,因为我最后直升了高中;我也有我的遗憾,因为自己最终是不能成为球星的,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足球的感情。我想,总有一天,中国的足球是会走向世界的。

这是一个16岁的梦,一个中国男孩的梦。

①亦张亦弛。本文通过记叙“我”与伙伴们为了踢球的一次难忘的经历,表达了“我”对足球的感情。文章对事件的叙述亦张亦弛,时紧时松。“偷球”的场面十分紧张,得球的心情十分轻松;藏球的情景复而紧张,即将下课而稍稍松气;检查卫生则又起波澜,趁机扔球却又“化险为夷”。由于作者的记叙张弛有度,因此文章波澜起伏,曲折生动,读者阅读时的心情也随之有起有伏。

②卒章见旨。本文大部分篇幅是记叙,最后两节进行了议论与点题,把文章的主旨直接告诉了读者,使人从作者的足球梦里感受到了一个16岁,少年的爱国热情。

快点放学吧

“怎么还不打铃呢?‘快点!快点!快点!!时间啊,你再走快点吧!!!”我的心老是那么想。而讲台上,几何老师依然不紧不慢他讲着课,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唯有我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因为朋友给了一张六点一刻的电影票。

嘀嗒、嘀嗒……”手表上秒针清脆的走声我似乎已听见。我的心中还是那几个字:“快!快!!快!!!”讲台上,几何老师依然在讲着,而我的心却总是在想着电影。

“五点半了,几何老师,你怎么还在讲呢?我早就会做了,你怎么还没讲完呢?”我的心依然在想着。

猛地,几何老师放下书,我眼睛一亮:嘿,马上就完!可是老师又拿起了粉笔:“下面我再做一遍……”

唉!我又叹气,大白天做梦,看来今天老师不讲到六点钟是不罢休的。手表的走动声再次震动我的心,决不亚于12级大地震。唉!老师,你快点吧!时间啊!你再慢点吧!我不知怎的,又想让时间走慢点。

“好,下面布置一下家庭作业!”我的眼睛又一亮:哈哈!总算老天有眼,刚才祷告老天的那几分钟没有白废。几何老师啊,你真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下次评选先进教师,我一定投你的票。因为现在才刚刚五点三刻,还有希望。

可是,又一声:“陈庆东,上次作业你有几题做错了,是班上错得最多的,把本子拿出来我讲给你听!”忽地,我似乎遭到电击,这话语就像一声霹雳,震得我眼前一黑,几乎要瘫了下来。唉,还是去订正吧!到底是学习重要啊!

我拿着作业本进了办公室,老师的讲解哪里听得进去。还好,一会儿,老师就讲完了。我稀里糊涂地答了一声:“晓得了。”便走出了办公室,连忙挽起袖子,一看,啊!已经六点零四分了,电影没希望了。我拿起了票,说了声:“哥儿们,看不成啦!”可是我这么一翻腾,忽地又高兴起来,老天啊!你真好,明天我买猪头祭你。唉,我的眼睛怎么看花了呢?害得我半堂课都没听进去,因为电影票是明天的,全怪我看花了眼……

①亦张亦弛。本文细腻地描写了盼望下课的心理活动,行文亦张亦弛,跌宕有致。文章开头部分写出了"我”盼望下课的急迫心情,为下文作了铺垫与蓄势。直至几何老师放下书,“我”的心情稍为松弛。不料,“老师又拿起了粉笔”,“我”顿时又变得十分焦急,而后,老师开始布置作业,意味着已临近下课,“我”的心情转为喜悦。然而,老师又喊“我”上办公室,“我”眼前复又一片黑暗。作者将盼望下课的心情写得时而紧张,时而松弛,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②柳暗花明。文章结尾处写到时间已晚,看电影无望;不料作者却又奇峰突起,写出因看错了时间,这只是一场虚惊,使事情的结局出人意外,急转直下,恰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全文作结之处,又生出一片波澜。

七、铺垫蓄势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陶铸《松树的风格》前几段的大量文字浓墨重彩地描绘松树的形象,赞美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又用杨柳、桃李同松树作对比,补充说明松树“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笔锋一转,点明题旨说:“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原来此篇前面对松树的描绘和赞美是铺垫蓄势,后面对共产主义风格的赞美才是全文的主旨。这篇文章正因为有了前面形象感人的铺垫,后面入题也才显得格外坚实有力。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极力描绘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建筑的壮丽;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美女之多和珍宝之富;第三段夹叙夹议,论述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营宫室,招致国家迅速覆亡、宫室一旦毁灭的必然结果;最后第四段作者以“呜呼”领起,发出深沉的议论慨叹,指出秦统治者要能爱天下之民,国家就不会败亡,表明秦之灭亡乃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赋,前两段的描绘渲染,是为后两段的议论铺垫蓄势,描绘渲染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则揭示主题,突出文旨,这正是铺垫蓄势的用意所在。

运用铺垫手法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写好铺叙的那一部分,只有将这部分写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积气势。二是运用铺垫要自然,如果为铺垫而铺垫,过多地堆砌,反会暴露出人为的痕迹,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一分钱

暑假前的一天中午,我从学校领到了暑假作业,便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往家走去。一边走,一边暗暗埋怨:老天爷真是存心跟我过不去,这么热的天,竟不来一丝风,那滚烫的太阳晒得我就像浑身脱了一层皮,头也昏沉沉的,嘴里干得火烧火燎似的。唉,这时要能有一支雪糕解解渴,该有多好啊!

我正想着,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人民广场对面的一家冷饮店。我就像一个人好几天没能喝水而一下子看到了清凉甘露似的,兴奋地急步跑进店堂。在店里的冷饮柜前,站着一个年纪大约八九岁的小女孩。她由于人太矮小,只好踮起脚跟,吃力地把手里的一把硬币放到冷饮柜上,一个一个地数着:“一,三,……,十三,十四!哎,怎么只有一角四分?”她像是在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接着又重数了一遍,还是一角四分。她有点懊丧地收起了硬币,喃喃自语:、‘一支雪糕要一角五,钱不够不能买了。”我一直注视着这个小女孩,望着她噏动着的小嘴,我想给她一分钱。可是当我把口袋里的钱一数,正好一角五分,只够买一支雪糕。我想要是把一分钱给了她,那我自己就买不成了。哎,天这么热,嘴巴又干得要命,吃根雪糕该多解渴啊!小女孩自己的钱不够,只好不吃,这和我有什么相干?

我慢慢地伸出手,把这一角五分钱递给营业员,可是当我的目光又一次接触到那张可怜巴巴的小脸,我的手不觉有些颤抖了……“啪!”手中的一枚一分硬币不由自主地落到地上,滚进了冷饮柜头的底部。我稍一愣神马上清醒过来。冷饮柜很深,要想找回这一分钱是困难的。我懊丧地抽回手,在衣袋里找着,想再找出一分钱,可是……

正当我心急火燎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一个清脆而怯弱的声音:“大姐姐,你想买雪糕,钱不够吧?”我低头一看,正是那个小姑娘。我心里倒有些好笑,现在你、我真是同病相怜呢!我朝她微微一点头,她却忽然不好意思地把手伸向我,在她的白嫩嫩的小手上,竟托着一枚闪光的一分硬币:“大姐姐,你用吧。我想买支雪糕,钱也不够,现在我把这一分钱给你,你就能吃上雪糕了。拿着吧,我知道你一定很想吃一支雪糕,拿着吧……”

我久久地呆立在那里、默默地凝视着小女孩手中的一分钱,心中涌起一种难以形容的感情,我毅然从她手中接过这宝贵的一分钱加上我自己的钱,买了一支雪糕,塞到小姑娘的手中,然后大踏步地走出了冷饮店。

太阳还是火辣辣地当头照着,虽然我没有吃上一支雪糕,可是心里却涌起一股甜蜜蜜、凉丝丝的清泉……

①铺垫蓄势。作者一开篇就写“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返家,又以“那滚烫的太阳晒得我就像浑身脱了一层皮”、“嘴里干得火烧火燎似的”两个形象的比喻,突出天热、口渴的感受,这就为引出后文买雪糕一事作了很好的铺垫。这种写法,能蓄积气势,突出后文所写之事,同时也显示了构思的巧妙。

②巧合妙联。“我”原来正好有一角五分,够买一支雪糕。当“我”的目光又一次接触到小女孩懊丧而可怜巴巴的小脸时,“我”的手不觉有些颤抖了,随着“啪”的一声,“我”手中的一枚一分硬币滚进了冷饮柜台的底部。于是“我”钱不够,也不能买雪糕了。这固然是一个巧合,可是这一巧合却推动了事态的发展,引出了小女孩送我“一枚闪光的一分硬币”让我买雪糕的事,从而展示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心灵。

一场紧张的足球赛

10月18日晚,北京工人体育场座无虚席。举世瞩目的世界杯足球赛亚太区预赛决赛——中国同科威特之役,战幕就要在这里拉开。全国城乡亿万男女老少坐在电视机旁观看,守在收音机旁收听这场足球赛的实况转播。我们全家三代六口人,也早早地坐在荧光屏前。

赛前,爸爸告诉我们:小而富的科威特,足球风行全国。科威特队是去年亚洲冠*队。它曾在奥运会上踢平世界冠*捷克队。来华前,科威特队又以2:1征服了前不久以1∶0胜过我们的新西兰队。此次来华,好比离弦之箭,势不可挡。占卜胜负,鹿死谁手?一般人猜测,科队将稳操胜券。然而,我们足球健儿并未因败于新西兰队而气馁,也没被科队气势汹汹所吓倒。

裁判鸣笛,战幕拉开。双方拉锯,你来我往。我们的脉搏随着中国球星的奔跑而跳动,热血随着中国队的攻守进退而涨落。开战不到三十分钟,带伤上阵的中国队灵*——容志行不负众望,在科队门前乱*之中,眼明“头”快,头攻破门,首开纪录。这时,观众席上欢呼声席卷运动场,人们向容志行致敬。

绿茵场上,足球健儿如骏马纵横驰骋。科队不愧为久经沙场的强手,立即频频发动反攻。几分钟后,科队大兵压境,我方门前险象丛生。在禁区混战中,我方一队员不慎以手触球,被罚点球。在一般情况下,罚点球是十拿九稳的,更何况科队主罚此球的16号队员是以罚点球破门率最高而著称的,因而更是三只手指捏田螺——笃定了。一旦破门,1:1,战局拉平,我队前功尽弃,势将不利。到底能不能守住此球,全系于我方门将李富胜了。这时候,沸腾的运动场哑然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睁大眼睛,为李富胜捏一把汗。我和表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座椅,弓着身子,好像要帮李富胜守门一样。人们注视着李富胜,李富胜则紧盯着对方的16号。裁判鸣笛,只见科队16号用脚往左虚晃一枪,造成假象想诱李扑个空,随即飞起一脚,向右一个猛射。此球又刁又急。说时迟,那时快,李富胜像压紧的弹簧突然松开,纵身一个鱼跃,把球稳稳接住。轻快、优美的动作使人们惊呆,眼睛一眨之后,仿佛从难以置信的梦境中醒来,才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好!长城守住了!国门守住了!连科队16号队员也在木然一刹那之后,主动跑上前紧握李富胜的手,表示祝贺和叹服。多少人的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中国——中国”的欢呼声在夜空中回荡,“中国万岁”的旗帜在万人丛中挥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上半场结束前,我方为扩大成果,乘胜追击,由古广明接另一队员的一记妙传,重炮中的,终于以2:0结束了上半场比赛。

下半场,科队为扭转败局,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攻门。而我方十一名队员斗志昂扬,奔跑积极,动作迅速,攻守兼备,使科队的进攻一次又一次遭到挫败,科队转败为胜的希望落空了。终场前,我方又一次全线出击,冲破对方重重防线,过五关,斩六将,直捣“*龙”,终于以3:O结束了这场扬眉吐气的战斗。

“3:0”,不是一场普通球赛的战果,而是一曲振兴中华的凯歌……

①铺垫蓄势。本文有两处铺垫。一是爸爸对科威特队的介绍。科威特队是去年亚洲冠*队;它曾在奥运会上踢平世界冠*捷克队;来华前又以2:1征服了前不久以1:0战胜过中国队的新西兰队。这些介绍勾画出科威特队的强手形象,它为中国队最终以3∶0战胜科威特队作了极好的铺垫。二是对科威特队中以罚点球破门率最高而著称的16号队员所作的介绍,以此为中国队李富胜的稳稳接住球、成功守门作铺垫。由于两处铺垫蓄积了气势,从而突出了后文所写的中国队以3∶0战胜科威特队的辉煌胜利,并显示了这一胜利的来之不易。

②详略有致。全文记述中国队以3∶0战胜科威特队的一场紧张的足球赛。但作者没有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写得主次分明,详略有致。这场足球赛的重头戏在上半场,所以作者详写上半场而略写下半场。写上半场也并非平均用力,而是着重记叙了三件事:先概述容志行头攻破门、首开纪录的不负众望之举;随即详细描写科威特队16号队员主罚点球,中国队门将李富胜纵身一个鱼跃、稳稳接住那又刁又急的球的极为紧张的过程;接着又以几句话简略交代中国队古广明重炮中的,扩大了战果。由于主次材料安排得当,文章显得详略有致,繁简适度。

八、对比叙写

对比叙写就是指写作中把两种人或事物或两种情况摆在一起以显示出事物之间差异的方法。

对比叙写的第一种形式,是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照,可以使双方互为衬托,美的显得更美,丑的显得更丑,善的显得更善,恶得显得更恶。

对比叙写的第二种形式是将一个事物一个人物一种景物前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九、镜头剪辑

镜头指影视所拍摄的一系列画面。镜头剪辑用于写作,指选取一组生动的画面来表现一组生动的画面表现主题。此类文章是将所写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画面、或片段、有序地写下来,其间的每一部分都可单独成文,组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篇章。这种又被人们称为“冰糖葫芦式”结构,由于其形式新颖,巧妙精致而受到好评。

我最喜欢的学校

我最喜欢的学校莫过于我的母校了。且不说母校的依山傍水,也不说她的花木繁荫,单就那至今仍回响着我们一串串笑声的教室,记录着我们一行行脚步的操场以及映照着我们一次次活动的路灯,多无不引起我的回忆,无不勾起我的事情深情……

课堂笑语

我在课堂内究竟发出过多少次笑声,连我自己也觉得多得不可计算,印象最深的也随手可举。记得那次英语课,那位既让我们尊敬又让我们害怕的英语老师让我的同桌起来回答问题,她慌忙之中说错了一个字母,竟把“我们坐轮船去旅行”说成了“我们坐绵羊去旅行”。教室里“轰”的一声,差点笑破了肚皮。英语老师圆睁着眼,脸都红了,我看他那是忍住笑憋的。同桌也笑弯了身,那情景真是回味无穷。英语课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令人激动的比跳绳、跨木马的体育课和读诗歌、讲故事的语文课了。

师生浓情

“师恩难忘。”这话一点也不错,母校处处浸透着师生浓情。

初二快结束时,已是炎热的夏天。那天天气闷热,我中暑了,听着听着课,一阵恶心,

把肚子里的东西全吐了出来,并且还溅在了邻桌同学的新皮鞋上。老师马上停下话头,掏出

钱来,让同桌扶我去医务室。校医连忙问这问那,打针吃药……等我回到教室时,教室里干

干净净的,我吐的那堆脏东西全都不见了。

多好的老师,多好的同学啊!

节日欢歌

每逢节日,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今年元旦,下了一场雪,可丝毫没影响我们开晚会的情绪。同学们一个个又唱又跳。擅长表演的同学演出了一个个令人捧腹的小品;口才好的同学朗诵了一首首精妙的诗歌:气氛比那熊熊烈火还热烈!

母校啊!我喜欢您!纵有李白杜甫文思,也难写出我对您的喜爱之情;纵有齐白石的

丹青妙笔,也描不出您风姿绰约的神韵;纵有贝多芬的音乐造诣,也奏不出您在我心中激起的旋律。母校,我喜欢您,您是我最喜欢的学校!

起语不凡的开头和与之呼应的结尾。开头运用排比,增强语气,深化读者的第一印象。结尾又用优美的排比句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小标题设置新颖,基本上都扣住了中心,不仅突出了中心,而且层次清晰。详略得当的剪裁和讲究修辞的语言。

十、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老浦东迷路记


  我的外公是个老浦东,可算是张活地图,因为他曾经在那里生活了很长时间。后来,因为工作需要调到浦西。当时的上海人,宁要浦西的一张床,也不要浦东的一间房。他这个老浦东,就这么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浦西人。如今,他心血来潮,想去浦东老家看一看,这十几年来,到底变成了什么样。我们说要陪他去,他偏要自己去;大家又劝他去买一张新地图,他却说:“我这个老浦东还没有要到买地图的程度。”


  外公的老家就住在靠江不远的地方,具体在哪里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于是,外公乘坐一辆过江隧道车去浦东。这一路上,他东看看,西望望,不禁失声叫道:想不到几十年前的农田、草棚竟变成了高楼大厦。渐渐地,外公看累了,睡着了……“喂,老头儿,到站了,快起来,到站了!”外公一看:“哎呀,不好了,浦东大道往哪儿走?”“侬刚才为什么不下车啊?第一次来浦东啊?怎么连浦东大道也不认识啊?”听了这句话,老浦东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好!不问你了,我自己去找。”他嘟哝着。


  走着走着,半小时过去了,路显得越来越窄,房子也越来越少,很明显,方向走错了。可他还不买账:绝对没错,肯定是这么走的。于是,他继续走啊走,忽然看见前面有人,是个卖地图的小贩,外公上前一问才知道,这里已经是郊区了,这才买了一张地图看看。一看,老人低声叹气:怪不得会走错,原来浦东变了,我连路都不认识了。


  最后,外公按照地图所指示的方向找到了长途汽车站,半小时后,这个自称老浦东的老人又回到了市区的林阴大道。“那不是……应该就是这儿了!”老浦东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以前的公房到哪儿去了?”一个过路人告诉他,这里的平房已经拆了,如今都盖起了高楼大厦。这时的老浦东再也“老”不起来了,他不禁自言自语:“这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连我这个老浦东都会迷路。”


  作者通过外公这个“老浦东”迷路的事,从一个小的侧面反映出浦东的大变化,从而歌颂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小见大,文章主题无疑是深刻的。作者巧于铺垫:先写外化去浦东不用人陪,也不买地图;再写路上他固执地不向人问路;等他走到了郊区,才不得不买张地图,并承认“走错了”;最后回到市区,终于发出“变化真是太大了”的感慨。整个“迷路”的过程写得峰回路转,引人卒读。标题简洁、贴切,其中的“老”与“迷路”自然地形成对比,有力地衬托出浦东变化之大。

十一、结果在先

“结果在先”就是倒叙。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眉目不清。

中国人民革命*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的团*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饭。他想:“这回*委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虽然还有一点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一个粗瓷大碗》)

文章一开始,先写了在*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的大碗,一下子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那只“粗瓷大碗”上,既点了题,又造成了悬念,引人入胜,加强了感染力。接着运用“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过渡,与下文衔接自然,脉络清晰。然后再具体记叙了这只“粗瓷大碗”的来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十二、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像,丰富人物的形象,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常见的侧面描写有三法:
  一、对有关环境的描写。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性格特点。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通过天险、气候恶劣、敌人嚣张、索桥高悬等各个侧面的描写,突出飞夺泸定桥的重重困难,而红四团与敌人激战两个小时,就夺下泸定桥,显示了红*战士智勇双全,说明*领导下的红*不畏艰险,所向无敌。
  二、对有关人物的描写。这是对与主要人物有联系的其他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心理等进行描写,以衬托主要人物的品质。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并没有正面描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的情景,而是通过“我”的心里活动侧面烘托,写“我”首先想只要他跳起来就可以把火扑灭,或者“我”跳过去也能救出战友,但这样就会被敌人发现。接着写“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叫起来,以及“我”不忍朝他看又忍不住看,盼望出现奇迹的矛盾心理,从侧面表现了邱少云为了战斗胜利,勇于自我牺牲的顽强毅力和崇高精神。
  三、对他人言论的描写。通过别人识别能力和议论评价来描写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品质和事情的意义。例如《小英雄雨来》一文中写道:“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真可惜!’‘有志不在年高。’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这些话写村里人误以为雨来被*子打死了,人们对他议论和评价。这侧面描写讴歌了小英雄雨来的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对敌斗争的高贵品质。

十三、粗笔勾勒法

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但他的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呢!老头儿的右边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人。他身强力壮,显得很有力气。这两个人走在行列的前头。紧跟着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保留着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高个子旁边是个肌肉结实的小伙子。他使着蛮劲向前拉,往上凝视的目光充满了诅咒和抗议。在这一群人中有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从年龄和肤色都可以看出,他拉纤的日子还不久,别人都习以为常了,他还不习惯这种沉重的劳动。他拉了一下把他的肩膀勒得发疼的纤绳,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少年右面的老头好像有病。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他正用袖子拭额上的汗珠。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边脸。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白白的少年和秃顶的老头儿。这个老头儿显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一边往前走,一边装他的烟袋。后面是个才退伍不久的士兵,还穿着官家发给他的皮靴。士兵后面是个高个子,他转过头去,愤怒地朝货船上望,一定是货船的老板在咒骂他们,驱赶他们。走在最后的是一个神态沮丧的老头儿。他低着头,无可奈何地拖着沉重的步子,拼命拉着纤绳往前迈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这段文章运用粗笔勾勒法描绘了伏尔加河上十一位纤夫的形象。文章在勾勒这十一位纤夫时,侧重点不同。领头的纤夫,是写他的衣着和肩膀;中年人,是写他的胡须和体型;高个子,是写他的神态和动作;老头儿,是写他的嘴唇和目光;汉子,是写他的皮肤和目光;另一个老头儿,是写他的动作;士兵,是写他的皮靴;高个子,是写他的神态;最后的老头儿,是写他的神态和姿态。文章在描写这十一位纤夫时,运用粗笔勾勒的方法写出了他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

写出了他们身受压迫和剥削,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心存不满和抗争。

十四、巧设悬念

悬念,意为引人高度注意,叫人挂念不已。旧时写章回小说的人,每到关键处,便来个“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这就是故意设下悬念。在记叙文中,作者往往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设下一个个“扣子”,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悬念能使作品引人入胜,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与鲁庄公同坐一辆车指挥战斗,齐国*队两次击鼓进攻,心急的鲁庄公一再要出击,都被曹刿制止。待到齐人“三鼓”,曹刿才说“可矣”。正当鲁庄公要驱车追击时,曹刿却说“未可”。最后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便下令追击。曹刿一次又一次的“未可”、“可矣”,就是一次又一次设下悬念,只等到战争结束,曹刿讲出一番道理,读者才恍然大悟,所有悬念也就释然了。在《第二次考试》中,陈伊玲投考音乐学院,初试成绩优异,然而复试却“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前后判若两人,令专家们大为惊讶。这是什么原因呢?作者设下悬念,引起读者追根刨底的兴趣。最后通过苏林教授深入调查,原来陈伊玲所在里弄发生火灾,她协助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如果文章按顺序写,把陈伊玲救灾的事先道出来,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好的表达效果。

作文中的悬念设计,要自然合理,故弄玄虚是不可取的。

礼物

——呜!火车一声长鸣之后,便在兰田镇停了下来。我们全家应舅舅、舅妈的邀请,乘这趟列车,到乡下来过春节。

兰田镇是衡山脚下的一个小村镇,远远地能望到巍巍的衡山,景色十分美丽。舅舅家就住在离镇不远的一片竹林中。

过去,我们到乡下过年,爸爸妈妈总是把大包小包的礼品装了一袋又一袋。令人不解的是,我们这次下了火车还是两手空空,我好奇地问爸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爸爸幽默地说:“这是执行你舅舅的命令。舅舅曾三令五申,春节期间,列车上人多拥挤,带东西旅行很不方便,因此,不准从长沙买东西上车。如果非要表示一下意思,也只能到兰田镇后设法解决。且花钱不得超过十二三块。否则,将不欢迎我们……”

啊,原来如此!舅舅的好意我算是心领了。我眼珠骨碌一转,当即提出一个建议:“妈妈和爸爸各买一件五块以内的礼品分别送给舅妈舅舅,我送给表哥一件礼品,保证不超过三块钱。送什么,各自行使‘自主权’互不干涉。最后,看谁的礼物使对方最满意。”

“妙!”——父母亲异口同声地通过了我的“最新提案”。半小时以后,大家经过一番准备,在镇中央大柏树下集合了。每人买了些什么礼,一家人你瞒着我,我瞒着你,谁都不知道对方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真是有趣极了!

到了舅舅家,吃完晚饭后,爸爸将我的“最新提案”告诉了舅舅,舅舅听完哈哈大笑起来,乘着酒兴,他也抛了个“提案”——由舅舅、舅妈和表哥组成评委会,评委会设立“最佳礼物奖”,并且当场对我们所送的礼物进行评奖。这个“提案”,立即得到舅妈和表哥的一致拥护。随即,评委会根据抽签的结果宣布,送礼的顺序是:爸爸、妈妈、我。

爸爸带着稳操胜券的神情走到舅舅跟前,从提袋中拿出两瓶药酒说:“你早些年有个腰痛的毛病,这点意思……”不等爸爸说完,舅舅心直口快地插嘴道:“哦,过时的皇历翻不得了。去年,我们医院,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我的腰痛病已经断了根。”虽然舅舅的话没有再往下说,依我看,爸爸显然“败下阵来”,难怪他在放下药酒时显得有几分尴尬呢!

接着轮到妈妈送礼了。只见妈妈走到舅妈跟前说:“嫂嫂,你每天在镇办的食品加工厂清洗猪大肠,整天两手浸泡在冷水中,我买了双橡胶手套送给你。”舅妈微笑着接过手套,妈妈一见评委们没有别的反应,心里乐滋滋的。谁知她还未退回原位,调皮的表哥毫不客气地递过舅妈一张工作彩照。照片上,舅妈穿着洁白的工作服装坐在操纵台前,正指挥着机器在清洗肠子。妈妈一看,不由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无意中,我发现一团红云飘上妈妈的面颊,她不好意思地退了回去……

最后,轮到我这“第三号种子选手”上场献礼了。我故意装着为难的样子这里摸摸,那里摸摸,好像什么都拿不出的样子,舅妈看到我这神色,带着解围的口气说:“送礼的事我们就不难为你了。听说这几年你的作文大有进步,去年还在《小蜜蜂》上发表了文章,你要是能向你表哥介绍点写作文的经验,这就是最好的礼物嘛!”

舅妈那一本正经的解围神态,真使我忍俊不禁。我调皮地学着魔术师的模样用手从空中一抓,说了声:“礼物来!”接着便把手朝挂在墙上的一个书包一挥手说:“去!”

表哥一看,知道我送的礼品早藏在他书包中了,他连忙打开书包很快地就揭开了我这送礼之谜:原来,我送给表哥3本书——《少年作文辅导)、《作文趣谈》、《初中学生优秀作文选》。

舅妈看了这些课外书笑得合不拢嘴,她伸出大拇指夸我把“诲人不倦的老师”替他们请进门来了。

表哥捧着这些书乐得像尊罗汉,他拉着我的手不往他说:“表弟,你想得真周到,你真是雪中送炭呀!”

爸爸妈妈见我亮的这张“底牌”确实不错,深得舅舅家的一致好评,不由得都向我投来惊异、赞许的目光。

最后,舅舅代表评委会作总结发言。他说:“现在*的富民*策在农村生根开花,家家户户都富起来了。农村缺的不是物质,而是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需要的是新一代有文化的人。陈树外孙最懂得我们农心思,我宣布,他送的《少年作文辅导》等书荣获‘最佳礼物奖’。”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舅舅奖给我一块电子手表。

现在,每当我看见表上那不停闪烁的亮点,就仿佛看见了表哥那一双充满谢意、满怀信心的一闪一闪的眼睛……

①巧设悬念。文中写一家三人到舅舅家去过春节,总共十二三元的礼物,却互相保密:“你瞒着我,我瞒着你,谁都不知道对方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悬念由此开始。爸爸妈妈送礼后,轮到“我”献礼了,可作者又故意宕开一笔,“装着为难的样子这里摸模,那里模摸,好像什么都拿不出的样子”。这是再次制造悬念。最后“我”拿出的竟是舅舅、舅妈和表哥最需要的三本作文辅导书。悬念被释,两家人欢乐融融。试想,如果作者不采用“哑谜”的方法,一开始就道明爸爸妈妈及“我”所选购的礼物,怎么可能有现在这样好的表达效果呢?

②卒章见旨。这篇文章目的不在于叙述亲情,也不在于表现农民生活的好转,而在于表达富裕后的农民渴望文化,渴望把下一代培养成有知识的新人,而这个主旨是在文章的末了显示出来的。

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了

圣诞节快到了,一家人都在忙着准备礼物。别人的礼物都好准备,唯独给外婆的礼物真是难坏了我们。买衣服吧,妈妈说,外婆各种各样的衣服够多了,一点都不缺;买食物吧,哥哥说太没意义;送圣诞花、圣诞卡吧,爸爸说没新意,去年都送过了,哎,怎么办呢?什么才是给外婆最好、最出其不意的礼物呢?

外婆近来时常嘈叨着:“联儿,什么时候能回家就好啦,都三十几年了!”

联儿是谁?他在哪儿?为什么不能回家?我是越听越糊涂,看到外婆愁眉不展的样子,我又不敢问。

妈妈今天真有些神秘。一回家,就把爸爸拉进里屋嘀咕了好一阵子,等他们走出屋子,我发现妈妈的脸上有泪痕,可嘴角却挂着笑。爸爸也好像特别高兴。晚饭时,不到逢年过节从不沾酒的爸爸,竞破例喝了酒,而且喝得还不少,更令人奇怪的是,从不让爸爸多喝酒的妈妈,竟熟视无睹,不“严加管教”暂且不讲,竟还参加了爸爸喝酒的“行列”。

外婆也觉出不对劲了:“洋洋,今天是什么喜庆日子,你们这么高兴?”

“妈妈,我们家要有喜事了,今天先小庆祝一番。”妈妈乐呵呵地说。

“等喜事进门了,我们再大庆贺一番。”爸爸一仰脖又干了一杯酒。

我那神秘的爸爸妈妈,也不知在干什么,整天忙进忙出,买这买那,像是有贵客临门,或许是在为“圣诞之夜”作准备?猜不透。什么都瞒着我,太不民主了!送外婆的礼物还没准备好呢,也不知他们急不急,我可是急坏了。

今天就是圣诞夜。

下午刚放学回家,妈妈突然“召见”我。

“小巍,我和你爸爸现在要去机场接人,你和哥哥,照顾好外婆,降压灵、镇静剂都服一片。记住!”

“这是干什么呀!妈妈,透露一点消息吧!你们去接谁?”

“好吧,先告诉你一点,去接你台湾的联生舅舅!千万保密,知道吗?

我得寸进尺:“那天爸爸喝酒是为这事吧!”

“对,我接到你舅舅从香港打来的电话。到此为止,别多问了。”

爸爸、妈妈走了。

我可是糊涂了,台湾的舅舅,我什么时候又多了个舅舅,还是从台湾来的?联生,联儿,哦,外婆唠叨的联儿该不就是这个联生舅舅吧……

一切按妈妈的嘱咐行动,给外婆服了药。

“叮咚”,门铃响,我赶紧开门。

门外站着爸爸妈妈,还有一位陌生人。

“巍巍,谁呀,是谁来了?”外婆走了出来。

“是……”我还没来得及回答。陌生人竟上前紧紧抱住了外婆,嘴里喊着:“妈妈,妈妈,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是联生,是你的联儿回来了。”大滴大滴的泪珠从他脸上滑落,外婆惊讶地端详着陌生人,不禁老泪纵横。站在一边的妈妈爸爸都流泪了。

陌生人正是外婆的联儿,我的联生舅舅。

“外婆,你快别哭了,快别伤心了。”

“傻孩子,我高兴呀,三十八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没有比这更让我高兴了!”外婆笑逐颜开。

“妈妈,今天是圣诞夜,联生哥,就是我们给您的圣诞礼物。您满意吗?”

“满意,联儿回来,这是给我最好的礼物。”

外婆见到分别三十八年的儿子,妈妈爸爸见到了他们分别多年的哥哥,我和哥哥见到了从未见过面的舅舅,在这圣诞之夜,亲人团聚,哦,真的,真是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了。

圣诞夜的烛光映红了我们每个人的脸。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多美的合家欢乐的画面。

海峡两岸的所有亲人若都能团聚,将没有比这会更令人高兴的了。

①巧设悬念。圣诞节到了,送什么礼物给外婆呢?文章一开头就设置了一个悬念。外婆特别关心“联儿”,成天盼着“我”从未听说过的联儿能回家,联儿是谁呢?又是一个悬念。妈妈和爸爸嗝咕了好一阵子,爸爸竟破例喝了酒,连外婆也察觉了准有喜庆的事,究竟有什么喜事呢?文章再设置了一个悬念。神秘的爸爸妈妈整天忙进忙出,买这买那,是为了贵客临门,还是为圣诞夜作准备呢?一连串悬念之后,又加了一个悬念。最后,所有悬念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送给外婆的礼物果然是“最好、最出其不意”的。整篇文章就在悬念迭起中展开的。②彩线串珠。文章环绕着礼物展开,从全家讨论送什么礼物给外婆,爸爸妈妈神秘地筹备礼物,到外婆喜出望外、满意地表示“联儿”回来是最好的礼物,礼物像一条彩线贯串始终。

十五、弯弓不发

如何使文章鲜明、突出,人们容易想到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想到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等等。然而,“盘马弯弓射不发”也不失为一种好笔法。

莫泊桑的《项链》,路瓦栽夫人借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这么爽气答应;赔项链时,珠宝店说卖过这个盒子,却没卖出钻石项链;还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作番检查,直至篇末,才“卒章露底”,原来早先借给路瓦栽夫人的项链是假的,这不仅让路瓦栽夫人目瞪口呆,也是读者们所始料不及的。而回过头来看看,一处处“弯弓不发”的细节,确实处处埋有伏笔。《项链》不愧是“弯弓不发”笔法的精品。

《明湖居听书》是刘鹗《老残游记》中的一个片断。小说要表现白妞演唱技艺的高超,但是一开始并没有让白妞上场。先是戏台空空,台具简陋;再写座无虚席,吵吵闹闹;又写相貌丑陋的男子却把三弦弹得“抑扬顿挫,入耳动心,”“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接着写黑妞的演唱,黑妞唱得“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或缓或急,忽高忽低……以为观止矣”,不了解情况的,以为这个演员就是主角,觉得酷似,误以为是,最后又不是,迫人追读下去,最后才让白妞亮相,让人们领略她出神入化、无与伦比的高超演艺。作者运用“弯弓不发”来蓄势,烘托了中心人物的优美形象。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