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慈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驱、文学家。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在上海参与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创办并主编《太阳》月刊和《拓荒者》等杂志。位于四川北路弄32号的太阳社旧址,入选了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笔耕不辍蒋光慈出生于一个盐商家庭,16岁到安徽芜湖省立第五中学读书,五四运动爆发时,积极领导了芜湖地区学生运动。年,蒋光慈来到上海,先是参加了陈独秀等人在法租界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创办的外国语学社。同年8月,在外国语学社,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成立,蒋光慈与外国语学社的部分同学被吸收为团员。年,蒋光慈被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留学期间,蒋光慈与瞿秋白相识,并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莫斯科学习期间,蒋光慈曾经翻译、撰写了一些宣传唯物论、宣传革命文学的论文寄回国内,先后在《新青年》《向导》等革命刊物上发表。此外,他还翻译了列宁、斯大林的一些重要文章,编写了《列宁年谱》。蒋光慈在莫斯科期间写下了不少热情洋溢的诗篇,同时尝试翻译了一些苏俄进步作家的诗作。蒋光慈年回国后,受瞿秋白邀请出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在宣传革命文学的同时,蒋光慈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组织工作,他和沈泽民及上海大学学生委员会王秋心、王环心等组成“春雷文学社”,并创办《文学专号》周刊。英年早逝年大革命失败后,包括蒋光慈在内的许多进步作家汇集于上海,他们认为有必要联合起来。同年秋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宣告成立,成员全部是共产*员。年1月,蒋光慈主编的《太阳月刊》正式出版,但出版7期后即被查禁,后又易名为《时代文艺》《新流月报》《拓荒者》《海风周报》等继续出版。年12月,太阳社停止活动,后来全部成员加入“左联”。年8月31日,蒋光慈因肺病和肠结核医治无效,医院逝世,年仅30岁。蒋光慈一生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梦》《哀中国》,小说《少年漂泊者》《短裤*》《咆哮了的土地》《野祭》等。著名作家郁达夫在一篇纪念文章中沉痛地写道:“他的早死,终究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个损失。”文沈琦华图金晶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